吃貨分好多個級別。入門級的是只要有好吃的就立刻兩眼放光;相對高級點兒的就是對“好吃的”有極為細致的劃分,什么樣的食物怎么吃才能加倍吃出精華是他們的興趣所在,甚至是使命。但無論是哪一個級別,夠得上“吃貨”兩個字的標準只有一個:
對“吃”和“食物”極其敏感。不管是多么復雜的語言環境,還是多么豐富的生活場景,他們都能在第一時間迅速而準確地抓住這兩個重點。
因為在吃貨的領域里越陷越深,近幾年體重以無比堅定的態勢緩步上升。在第N次因為穿不下而放棄了曾經那么喜歡的衣服之后,開始對自己進行了深深的反思:自己怎么就忽然變成了吃貨呢?
眾所周知,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慘叫做“你媽以為你沒錢可憐兮兮得只能天天清水煮白菜啃個饅頭都沒有辣醬蘸”。所以每次在電話里不斷嘆息我為什么不待在父母身邊享受他們照顧的母親大人,得償所愿地帶著各種家鄉美食來到千里之外的城市看望自家閨女后,見面就是一陣沉默,估計是忍了很久,才說了一句:你是不是胖得有點過分了,以后還是少吃點吧。
我決定今晚不跟她說話。轉頭跟父親大人聊起了一個朋友,說人家送來了一大箱桃子,特別大,從來沒見過得大。我發誓我的重點只是想跟許久未見的父親大人分享一下我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凡的小事,可是他并不怎么領情,欲言又止半晌,淡淡說了他的四字箴言:不要貪吃。
這個時候,我才突然感覺到對自己的某些定位有點偏差。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仔細留意了一下,基本上和一個人見面沒多久,立馬就能被別人笑稱:哈哈,你這個吃貨。因為一聽到好吃的立刻就兩眼放光的表情實在讓人難以忽視。
有次在寫東西,朋友叫我去吃飯,我正在興頭上,文思如泉涌呢,頭也不抬就回絕了。寫完了,再去找她,她正在和別人說著我,一臉擔憂:你說她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叫她吃好吃的居然都不理我!
她忽然一擊掌說:一定是有心儀的人了,要不怎么可能聽見有吃的不動心呢!”
我:……
過了幾天,在郵箱發現舊任的一封郵件,用以挽回逝去的感情。里面詳細列舉了他家鄉那邊各類美食,在結尾處表達了想和我一起吃遍這些美食的美好憧憬。看得我勃然大怒,立刻把他拉進黑名單發誓老死不相往來:我什么時候只知道吃了?!
其實我心里多少是有些恐慌的,曾經以為自己吃得多但也不會和“吃貨”沾上邊。可是事與愿違,越是不想變成吃貨,越是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朋友偶爾會用憂心忡忡的表情看著我,一臉哀傷。我被看得毛骨悚然,問她怎么了,她回答:你知道嗎,我特別害怕有一天隨便來個差不多的陌生人跟你說他家有很多好吃的,然后你就跟他走了,再也不回來了。心中各種聲音呼嘯而過,萬馬奔騰最后化為輕輕一句:放心,不吃陌生人的糖,不跟陌生人走,我還是知道的。朋友欣慰地看著我。
我拼命掙扎過,但似乎是證據確鑿,怎么都擺脫不了吃貨的稱號了。朋友一臉不屑,說你何必掙扎,我們又不會讓你做了竇娥,你不信咱們試試!
之后各自忙著,差不多忘記這番話的時候,朋友看了看我,說,唉你瘦了。我一聽心花怒放:太好了,又可以放心吃了!朋友露出燦爛的笑容,而我覺得這句話回答的好像哪里不對。
另一個朋友一臉無奈:一般女孩聽見別人說自己瘦了都是興高采烈,因為變漂亮了、有能穿好看的衣服了……你倒好,重點居然是瘦了就可以放開了吃。
……
太多的例子讓自己越來越相信,吃貨這條路,踏上了就難以回頭了。現在“吃貨”這個稱呼并沒有多少貶義,而是被賦予了“傻呆萌”的光環。然而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正如自己從來沒想過會加入吃貨的家族。是什么原因讓本來奔著文藝青年而去的自己生生拐了五百八十度,朝著一條從來沒想過的路飛奔不已,而想停下已然很難呢?
是小時候的未完成愿望之魔咒嗎?近在身邊卻不被允許放肆大吃的食物深深刻在腦海中,所以未來的一輩子,自己人生努力的最高價值就是為了吃而奮斗;還是因為繁華都市里隱藏在夜深人靜之下的那一縷孤獨如影隨形,也只有三五好友吃香喝辣或是一二知己吃味相投才能驅趕些許?是因為對未來的迷茫和恐懼而產生的空洞希望由滿滿當當的食物去填補,還是某些時候想要溫暖一下漸漸涼透的人心?
我始終認為把吃和食物奉為上賓的人到底是高看了它們。民以食為天本沒有錯,可我們并不是在一個只要解決了吃飯,其他問題就都能解決的時代了。多少東西塞進胃里,卻并沒有填補住那個欲望的黑洞,反而將洞越撐越大。此時此刻“吃”和“食物”也只是用來滿足口腹之欲,而不是以之為天為根本了。
民以食為天的“食”恐怕不是指食物本身,而是生產加工食物的過程中那滿滿的充實感,那種充實感讓人覺得有方向有未來有堅定的信念。
如果要做一個吃貨,就要做一個真正會吃會選食物的吃貨。我們不再是那些靠吃食來產生方向產生信念的人了,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那才是我們要吃的東西,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想著、一聽見就會兩眼放光讓人忽視不了的食物,是我們不惜一切也要走上吃貨這條不歸路的精神食糧。夢想,使命,責任…無論是哪一個,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這個世界,都請像個資深吃貨一樣,對其無比敏感,并且抓住一切機會毫不猶豫地生撲上去,以它為你的天,為你的根本,為你的骨血,為你生命里激越流淌的瘋狂,為你一生不虛此行的擔當。
我總不肯承認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吃貨。因為我覺得自己只是吃得多,卻并不會吃得講究。我只是讓吃進胃里的東西把心里的東西掏空,卻不會把食物真正吃進它應該在的地方。我并不喜歡“吃貨”這個稱呼,但如今看來,努力去做一個真正的吃貨卻是一件讓人覺得開心而幸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