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永浩,來源:《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首先,像名目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模一樣的事情,你給它起什么樣的名字和怎么去解釋它,是有本質差異的。
比如說,我們從事的英語培訓行業里,常見的手法是什么?通常會這樣,租一個破禮堂,或者是破會議室,然后把考試考了滿分或高分的學員請過來,然后說高分學員頒獎。一般會在一個比較破的,比如說五道口電影院那種快倒閉了的地方,開一個這樣的會,請過來一些電視臺——你可以想象請的都是什么海淀區電視臺,你都沒聽說過的,我甚至不知道他們有這樣一個頻道,我是去會場才知道的。 請過來這些高分滿分的學員,給他們做一個頒獎典禮,在頒獎典禮上會給他們一千來塊錢,給一個獎狀,然后給一把破花,然后找一下區電視臺的拍攝錄像。大概就是這么一整套系列的活動。那么這種活動誰會來參加呢?下面那些聽眾都是些什么人呢?一般說來就是自己培訓機構里正在上課的學生,給他們一些小恩小惠,比如說送兩支鋼筆啊,送兩支圓珠筆啊,這樣就把他們叫過來湊數。搞了這種活動以后,在自己的校報或宣傳品上印出來,拿出去宣傳,其實無非就是想說自己的學員里又出現了多少高分、滿分的學員。
我們從2008年創業的時候就覺得,首先這不是是非問題,不是對錯問題,也不覺得這樣做營銷有任何的不妥。但是,我們確實認為這樣做營銷比較土,所以就沒有采用這種方式。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概我們運營機構到了一年左右的時候,老學員就開始陸續地在學校留言板留言,以及給我的電子郵箱來信,對我們提出抱怨。他說:“如果我上的是某某機構,考了現在這么理想的分數,這會兒應該已經拿到一千多塊錢,拿到一個獎狀,還能上區里的電視臺,還能領到一把打折的破花了。但是由于我不幸選擇了你們這個沒錢的新機構,導致的結果是,我現在托福考了接近滿分,什么都沒有得到。” 開始我收到一兩封這種信的時候沒有在意,時間長了,陸續再收到以后,我就產生了一些疑問。然后,我就純粹是好奇地藝術性地給他們回了一些郵件。我就問他,說:“你也是上了我的課的學員,咱們也不是什么生人,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你真的在意的是那一千塊錢,還是一把破花、一個破獎狀、一張土得要死的破獎狀和海淀區電視臺的一個露臉機會?”然后他們分分鐘回信說:“其實我們主要在意的還是那一千塊錢,其他的也就是說一說。”
我們考慮過之后,就自己開了一個會,商量說既然學員考了高分希望拿到這樣一筆錢,那我們就讓他得到這筆錢。同時,還有一點很重要,在英語培訓行業里,凡是有良心的老教師,都會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就是你的學員在短期培訓后,從不及格到及格,從及格到還說得過去的分數,這是可能實現的。但是從中等成績提到滿分,或者是接近滿分,這個絕對不是短期培訓的功勞。一般來講,像我們培訓的托福、GRE這些考試,如果一個學員能夠考到滿分或者接近滿分,通常的原因就是他本來英語水平很好、很扎實,底子很厚了。比如說,他沒有參加過這些標準化考試,但是可能看過三百本、五百本英文原版的書,那這個功力和閱讀水平就不一樣。另外像GRE這種考試,如果他邏輯本來就特別地清晰,那他也很容易考到比較好的分數。但這幫家伙的特點是,考了滿分或接近滿分的分數之后,老以為是培訓機構的功勞,所以經常來信向我們表示感謝什么的,這也是我們過去一直遭遇到的情況。考慮到這個,我就跟我們的老師商量說:“我們也給一千多塊錢,但是這個名義就不一樣。其他機構說給你一千多塊錢,是你在我們這上了課,考了這個分數,我們獎勵高分學員,這是在對公眾暗示你的高分是我們培訓使你得到的;我們為了對這些起表率作用的學生有一些鼓勵,所以給錢。”
是這樣一個路數,其實挺土的是吧?它不是對錯問題,是土不土的問題。我們不希望把自己的機構形象在公眾面前弄得這么土,所以,我就跟他們商量,說:“這樣,咱們也給一千多塊錢,并且我們知道這樣一個事實,知道滿分的學員都不是短期培訓出來的,所以我們給的這些錢名目可以說得不一樣,就是我們認為我們對你的高分或滿分沒有作出任何貢獻,但是委屈你在我這兒上了這么多的課,還把一千多塊錢放這兒,所以現在我們把這個錢原額返回給你,并且表示我們的歉意,耽誤你的事兒了,不好意思。”(笑聲、掌聲) 采用這種方式的結果是,我們收獲了意外的驚喜:每一次我們以這種名目退一筆錢出去,他就至少對幾十個人講這件事——從營銷或傳播的角度來講,這是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廣告形式的。我們每次退一千塊錢,他可能就推薦給自己的幾十個朋友,說:“這不是一般的機構。”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讓人覺得你的機構跟別人不一樣,很多時候這些細節你要注意到了,一個兩個不明顯,等到有十個八個的時候,大家就會非常感性地認為,你這機構和別人的機構就是不一樣,盡管你上課講的那些東西可能跟其他機構是一樣的,但他覺得你就是不一樣,所以這點非常重要。
那么,我們還想說的是名義,剛才說的名目真的非常重要。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還有這樣的一個傳統的土鱉路數,就是像托福和雅思的考試都有所謂的“保分班”和“保過班”。如果你去報一個班,他就會告訴你,我保你過七分。如果不保你呢,收你八百塊錢,保你過七分呢,就收你一千六百塊錢等等。有這種所謂的“保分班”。 我們從邏輯上講,一個培訓班叫“保分班”,那如果沒有保到這個分數會怎么樣?應該是退錢的,這是正常人類的邏輯是吧。但實際上,我們調研一圈之后,發現在這個行業的傳統里,從來沒有“保分班”和“保過班”在分數沒有過的時候是給退錢的。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中國人都熟悉這句臺詞:“一期學不會,下期免費再學”,都是這樣的。
從某種意義上,這種“保分班”或者“保過班”并不是很老實的說法。
考慮到這個,我們在要不要推這個保分、保過班的時候爭執了一下,最后還是嘗試性地推出一個史無前例的方案,對我們VIP部門的課程作了一對一保分培訓。然后百分之百地保證,如果達不到這個分數,就把錢退回去。當然,相應承擔了巨大風險的是導致我們這個收費比較昂貴,這樣的結果是從推出以來到現在生意極為慘淡,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一共就來了那么幾個客戶。
但是它的意義在哪呢?從來沒有機構這么做過,并且現在也是,貌似目前為止,只有我們一家推出這個服務。一共就沒來幾個客戶,其中還有一個客戶是退了錢的。
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出乎我們的意料,這個給我們那些不保分的“一對一培訓”帶來了大量的生源。我們在他們交錢報名上課過程中會做一些調查統計問卷,詢問為什么會選擇我們收費比較昂貴的“一對一培訓”。他說:“其實,當時并不熟悉你這機構,來了以后,我們注意到你們有一個百分之百全額退款,而不是‘一期學不會,下期免費再學’的這么一個保分。”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所以,我們今天仍然保留了這個破課程,基本上沒人報,三個月來一個,問一問就走了。但是,這給我們留下一個很好的東西就是,如果你做了這樣一個承諾,機構里、行業里沒有人這么做的話,會有非常好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在創業過程中,對一樣的事情做一些設定,還有名目上可以花一些心思,這樣的話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