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家六年,偶爾回去,已經很少有機會常伴爺爺奶奶左右,自顧自地奔前程,他們老了,記憶力不好,對我最深的影響就是,東東最聽話且喜歡吃雞肉。
我小時候接近一半的時間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他們會給我講很多以前的事,我喜歡把他們的那個“以前”,稱為“那個年代”,因為有太多的故事。
我不喜歡“那個年代”,但喜歡“那個年代的他們”。
爺爺是個老實人,而奶奶精明強干,典型的女性把握方向,男性負責努力的家庭。他們都比共和國的年紀要大,我經常想,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得經歷多少滄桑,但歷史并沒有在他們的記憶里留下很深的足跡,他們經常給我講的,都是兩個人如何生活的,平凡人的生活。
爺爺有個外號叫“老酸”,奶奶大概給我講過這個稱呼的由來,但那時候小,我忘記了,有一回我學別人叫爺爺“老酸”,差點被我爹打個半死,多虧爺爺護我周全。
老太爺共有四個子女,爺爺是長子,聽我奶奶講,老太爺和老太奶對子女們并不好,尤其實子女成家以后,從此便是兩家人。說實話,母慈子孝的家庭不多,尤其是在那個窮苦的年代,生活的壓力使得親情很淡薄。不過也分人,我一直慶幸自己有這么好的爺爺奶奶。
奶奶經常會講起她和爺爺的故事。在她大約可以出嫁的年紀,村里的老年人要給她說媒。
“大姑啊(那時候,未出嫁的姑娘,村里的老人可以這樣叫),給你說個婆家,怎么樣?”
奶奶說那時候自己很不好意思,畢竟是個小姑娘,臉一紅,扭頭就跑了。
后來爺爺先到奶奶家吃了頓飯,然后奶奶又到爺爺家吃了頓飯,就這樣兩頓飯就把這門親事給敲定了。
不過,事后奶奶說當時被騙了,我理解的是,所有結了婚后的女人,在多年以后,總是一聲感嘆,當時被騙了。
奶奶講了當時他和爺爺第一次見面發生的事,爺爺當時家里窮,奶奶第一次到他們家時,老太爺和老太奶為了迎接她,煮了白米飯,炒了一碟咸菜,這在那個年代已經堪比山珍海味,老太奶為了把菜留給奶奶吃,在桌上總是大聲呵斥其他的孩子。
“老三,干什么呢?”其他孩子也都把筷子收了回來,低下了頭。
“玉芳(奶奶的名字),你吃,快吃”,老太奶笑著把菜往奶奶這邊推了推,可這樣奶奶那好意思動筷。
那時候窮的沒有錢這個概念,只要有吃的就行。飯后,大伙讓爺爺奶奶獨處了一會,彼此熟悉了一下。
“我叫玉芳,你呢?”奶奶主動地問道。
“我叫恒飛,你,你,你可不可以借我幾角錢,我以后還你”,爺爺漲紅了臉。
他們的關系很微妙,不像夫妻,也不像戀人,不像朋友,但也不是陌生人。
奶奶猶豫了一下,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個疊起來的手帕,紅色繡著一朵大紅花,一層一層地打開,從自己攢的私房錢中,抽出兩張毛票.
“你可要還給我”,奶奶鼓著嘴。
每每奶奶說到這一段,自己都笑得合不攏嘴,我問奶奶,爺爺借錢干什么,奶奶說他是給自己做一件上衣。
“哎,要是擱現在,就是沒錢,也會給他買一身的新衣服”,奶奶感嘆道。
奶奶不知道,恐怕現在再好的衣服,也穿不出爺爺當時的心情。
婚后,情況可想而知,奶奶過的并不好,后來分家,爺爺奶奶單獨出來過日子,兩間土房子是奶奶娘家人接濟蓋的,就這樣,奶奶從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女,變成一個地地道道的糟糠之妻。
不過,再苦的日子,勤勞的雙手也會把他變甜,兩個人勤勤懇懇地把家支撐了起來。
有一次,晚上快要睡覺的時候,爺爺對奶奶說,今天肚子好像有點餓,奶奶被他這一說,還真有點想吃多西,于是,奶奶又升起了灶火,從此,家里由一天兩頓飯變成一天三頓飯。
勤勞對于一個過日子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美德。
我母親很早因為意外過世,父親在外掙錢打工,所以當我到縣城讀初中的時候,一直都是爺爺接送,我都已經快忘了,那時候沒有手機,我是如何通知爺爺來回接送我的。
在學校的門口,我看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四處張望尋找,慌亂,緊張,生怕錯過每一個人,那時候,我感覺到爺爺·老了。
有一次我生病,班主任在未通知我的情況下,直接讓我家里來人,我難以想象一個不認識字的農村老頭是如何找到班級,找到我的。我挺恨那個老師的,我現在依然不能釋懷,后來,我只允許自己在家里生病。
我,弟弟,奶奶三個人都喜歡下棋(我們那會兒有一種棋叫六洲,兩人對弈),這種棋就是奶奶最先教我們的,開始時她讓著我們,后來,我和弟弟的棋藝逐漸提高,奶奶逐漸地老去,她漸漸地下不過我們,當我們發現每次都能贏她地時候,就逐漸不和她下棋了。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會等你,等你長大了,你從來不會等他們。
那年暑假,我和弟弟下棋,奶奶知道弟弟棋藝不如我,,就總想幫弟弟,可是,越幫越忙,導致弟弟連輸幾局,弟弟沒忍住,就沖奶奶吼了一句,我立即沖弟弟吼了一句,奶奶呆坐在那里,久久地沒有出聲。
我最喜歡吃奶奶攤的煎餅,比什么山東雜糧煎餅好吃太多,只要我每次回家,爺爺就推磨做玉米粉,奶奶支起灶臺攤煎餅,每張煎餅加上一個家里土雞下的蛋,讓我到現在每每想起,都會咽幾口口水。
現在磨,爺爺也推不動了,灶臺,奶奶也沒精力支了。
后來,奶奶最小的兒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老兩口要分開,一個要去小兒子家帶孩子,一個要在我們家守家。
忙忙碌碌,磕磕絆絆。
現在所有孫子都長大了,我也出來工作了,老兩口終于過自己的日子。爺爺的身體很好,但奶奶的身體一直很虛弱,幾十年的忙碌,歲月的痕跡已經刻在她的身體里,她老了。
中秋我回家,全家人在一起吃完飯以后,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們都嚇壞了,把奶奶扶起來以后,額頭上面迅速腫起一個大包,我們立即把奶奶送往醫院,各種檢查了一下,醫生說沒什么大礙,可我們不放心,包腫得太大了。
“沒大礙的,年紀大了,皮膚松弛,身體消化膿水的能力下降,血水迅速淤積,說到底,就是人老了,身體復原能力差了”,醫生邊開藥,邊對我們說道。
老了,奶奶老了。
有一次,奶奶對我說:“老酸,將來要遭罪,他身體好,要過好久,但是我不在他身邊……”,奶奶想到爺爺,自己差點哭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