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小白鷺、池鷺(很多)、鵲鴝、夜鷺、普通翠鳥、白鹡鸰。(未知鳥類:1種);
花木:詳見后文;
其他:斑絡新婦、毛毛蟲、青斑蝶、未知蝴蝶1種、未知蝴蝶或蛾1種;
印象深刻的情境:
1、蔭生植物館的科普屏與館內植物;
2、各種版本的池鷺?;
3、龍尊塔的風景,火燒花;
4、蝴蝶館的沉寂 vs 館外的自由;
5、大雨與自然的風景。
從蘇州回來以后,在家里宅了一個月,感覺身心都要失衡(#?Д?)~不能和鳥兒、花草樹木在一起,心里止不住的向往。
和自然在一起,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需求,而非習慣。于是6月下旬,我和菠蘿商量,出門逛逛吧~
一直想去仙湖植物園。雖然以前也去過2-3次,但那時候還沒有這么親近自然,所以我總是覺得,那時候的我,不懂得欣賞自然的美,一定錯過了很多樂趣。因此想要再去一次,重新感受仙湖植物園的美好。
之前每次和菠蘿提起,都因為距離太遠放棄了。這次一定不能再推~
想去就要去,于是我們早早起床,準備好望遠鏡、小相機以及戶外裝備后就出發了。上午9點到達梧桐山附近,一下車,我就自動開啟了拍照模式~
這些讓我欣喜的風景,不走出家門,可就看不到了。
公交站臺附近,有一片火紅的琴葉珊瑚,其中幾朵粉嫩的花兒格外引人注目~我不禁猜測,這是什么品種?難道是變異后的花兒嗎?
在入口處買好門票就準備登山了。寬闊的車道兩旁生長著高大的行道樹,我一一記下沿路遇到的樹木名牌,準備回家整理。走在這條馬路上,我們發現每隔幾棵樹之后,就能見到一棵樹上人為的綁著一些植物,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呢?
上山總會遇到一些蜘蛛,斑絡新婦是其中常見的物種。今天的山路上,我們也遇見了它。我指給菠蘿看,菠蘿被嚇了一跳,驚呼:“這么大一只,…”于是我和他說,“這還不算很大的?!?據說它還有個名字是“人面蜘蛛”,是由于它背部的花紋很像人臉。
可能是剛下過雨的緣故,路旁欄桿上掉落了好多細小的毛毛蟲,它們找不到下去的路,于是不停的在欄桿頂部爬來爬去,看得我頭皮發麻,慶幸自己戴了帽子出門~。
菠蘿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好像并不擔心會有毛毛蟲從樹上掉到頭頂這一可能性,神經真大條啊。(思前想后,還是在這里放一張圖吧)
沿路還看到了可愛的藍花草(翠蘆莉)。這種花兒有2種顏色,不論是哪種,花瓣都很纖細,看起來一碰就會碎掉的樣子~
路過了兩宜亭,我們向龍尊塔的方向前進。天空有大片的積云,預示著晴朗天氣的來臨~路旁的野牡丹迎著陽光綻放。光線打在它梅紅的花瓣上,有一種柔嫩明亮的質感。
沿著路走到龍尊塔的塔底。我們仰望7層高塔,決定上去休息一會兒。才登到第3層的時候,就已經比周圍的樹木高了。從這個角度,剛好能看到樹上開放的花朵。
我和菠蘿在塔上休息,感受著迎面而來的清風,好像剛才在太陽下行走所沾染的熱氣都被清風撫平了。從塔上遠遠望出去,大片的云朵被風吹散,卷起層層漣漪,而仙湖就像是小小的水潭,掩映在蒼翠的樹木中,平靜而無波。
來時的路隱藏在山間,樹木占據大半視野,翠綠、青黃、暗綠紛紛點綴著青山,郁郁蔥蔥,一點也不單調。一團團樹冠圓圓的隆起,像一頭頭西蘭花在野外愉快的生長,雖然安靜卻活潑起來。
休息的足夠了,我們從塔上下來,依照地圖上的路線繞了幾繞,來到蝴蝶館。
蝴蝶館的入口懸掛著厚厚的珠簾,將內外隔絕開。雖然里面植物生機勃勃,卻更突顯了蝴蝶們的沉寂。
它們被困在這個小小的院落里,連掙扎的力氣都沒有。一只美麗的青斑蝶落在地面上,失去了生機。與擁有自由時光的蝴蝶們相比,這里的蝴蝶多么不幸。
在這個寬闊的牢籠里,并未感受到生命的瑰美,只有凋零。
離開蝴蝶館,來到蔭生植物區。入口處生長著地涌金蓮,它是芭蕉科地涌金蓮屬的屬長。
地涌金蓮真是個特別的名字呢~傳說佛祖誕生之時,每走一步,足下都會生出金燦燦的蓮花。這也是地涌金蓮名字的由來~另外它也是佛教的五樹六花之一。
午后陽光漸隱,積云厚重起來。我們走進蔭生植物區,認識今天的新朋友。意外的遇到了被綁在樹上的植物。原來它的名字是“巢蕨”。果然像鳥巢一樣,四處發散的生長著。
我和菠蘿在里面轉了好久,又收獲了好多新物種。植物園真是個好地方,可以最快的了解最多的植物。還有很多植物沒有辦法一一介紹,如果喜歡的話,還是自己來認識比較好。
值得一提的還有蔭生植物區的科普展版和電子設施,看得出來設計得很用心。電子屏可以互動,虛擬花房也很有趣,值得一看的展區。
出了蔭生植物區,已經下過雨了。地面潮濕,云朵結成大團,與山間的霧氣連接在一起,只比樹木高出一點點,好像頃刻間就能垂落下來。
今天還遇見了很多池鷺。
我原以為自己對池鷺足夠了解了。我認得它們的冬羽與夏羽,知道它們的食物,也熟悉它們的居住地。如果一只池鷺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我還可以給菠蘿介紹它的習性。
可是我發現,一旦有幾只池鷺同時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就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原本腦子里它們的概念就是一個統計平均值,這只是人類賦予它們的刻板印象。
我以為我認識它們,可是其實哪一只都不認得。我并不能區分每一只池鷺。我所了解的,就只是池鷺這一群體的抽象化概念而已。想到這里,不禁覺得這些花、這些鳥,對我來說,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群體。
雖然以前也見過池鷺,可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見過這么多只。它們每天生活在仙湖邊上,即使風吹日曬雨淋,也來去自如。每一只池鷺都是自由的靈魂。
中途又下起了雨,雖然打著傘,我和菠蘿還是濕透了,鞋子好像能滴出水來。不過能在今天見到這么多自然生命,想想也值了吧。
據說夜鷺的作息時間和其他鳥兒不太一樣。白天里,我們看它既安靜又淡定,像出塵的仙子,可是據說一到夜晚,它就會兇猛起來了。
我沒有在夜晚見過夜鷺,所以也不大能想象得出來。如果有機會可以見一見就好了。另外還遇見了一只小翠。只是它太快,我都還沒來及拿出相機。
走到藥用植物園的時候,雨勢漸漸大起來,水漫過我們要走的路,只好停下,在亭子里暫避。也是因為這樣,才見到了漫天大雨降落的風景。
想想身為人類多么幸運,在這樣的天氣里,我們可以安然躲避在房中,不用擔心風雨的侵襲;而野外的鳥獸蟲每次都要全副武裝,迎接自然對它們的盛大洗禮。生命真是頑強的存在。
雨勢漸緩之后,天色將晚,我們原路下山,告別了仙湖植物園。雖然還有好多地方沒有看到,但今天收獲了這么多,也足夠了吧。其他的就留待下次發現嘍。
能看到這里的都是真愛(??ω??)??,附贈視頻花絮一枚(⌒▽⌒)
附:遇見的植物一覽
上山路兩邊的行道樹:短穗魚尾葵,大王椰子,樸樹,臺灣相思,海南蒲桃,紅花羊蹄甲,棕竹,龍眼,絲葵,美麗針葵,紅背桂,勒杜鵑,木棉,幌傘楓,南洋楹,含羞草,土蜜樹,海紅豆,大葉榕,土沉香,非洲楝,海南菜豆樹,鳳凰木,鵝掌柴,樟樹,番木瓜,陰香,龍船花;
路邊及蝴蝶館里的植物:藍花草,火燒花,蝴蝶蘭,地涌金蓮,紫玉盤,中華無憂花,垂茉莉,江南星蕨,水翁,濱海槭,中華杜英,黑殼楠,鐵冬青,楓香樹,觀光木,赪桐,大花茄,杉木,人面子,蝴蝶果,毛果杜英,楝葉吳茱萸,青果榕,三叉苦,貓尾木;
蔭生植物區:大葉蔓綠絨,巢蕨,卷葉巢蕨,麒麟尾,桫欏,鹿角蕨,老虎須,金花茶,小花金花茶,虎顏花,寶蓮花,竹節蓼,杜鵑紅山茶,金光變葉木,琴葉變葉木,小翠云,獅子尾,紅尾鐵莧,黑魔盤,豆瓣綠,石菖蒲,綠巨人,小駁骨,假葉樹,鳥尾花,金心百合竹,百合竹,酒瓶蘭,三色紅邊鐵,龍吐珠,異葉地錦,蝎尾蕉,金嘴蝎尾蕉,水塔花,端紅唇鳳梨,馬拉巴栗,八角金盤,蒜香藤,有翅星蕨,銀邊圓葉福祿桐,黑桫欏,云南觀音坐蓮,蘿芙木,蝴蝶花,香龍血樹,龍血樹;
藥用植物園:紫繡球,未知一種(紫色果實),馬利筋,未知一種,珊瑚樹。
寫于 2016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