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一個新聞驚到了。
一個6歲男孩因在電梯內撒尿,致使電梯線路板短路。孩子也因此墜落到電梯井,顱腦損傷,肺大面積裂傷,大骨骼多處骨折......
報道一出,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有些認為孩子還那么小,卻因為一件錯誤的事情,受到這么大的懲罰,實在不公。而大多數的評論卻幾乎成了一邊倒:孩子犯“熊”不值得同情!
我相信人不是一下子變得冷漠和無情的,但是諸多類似的事件的發生,不正是表面了家長看護不力,孩子教養培養不足才導致的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之前鄭州男孩破密碼騎小黃車摔死,2歲女童被“熊孩子”關進電梯而導致的不幸墜樓的悲劇。
造成悲劇的原因總是驚人的相似,“熊孩子”因為惡作劇不僅害了自己還傷害了別人。
那么歸根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悲劇呢?
是孩子的教養和父母的修養!
01
孩子的教養和年齡無關
家長總是喜歡在孩子闖禍的時候,以年齡小為借口為孩子的“熊”行為推脫責任。
他還小,不懂事呢,長大了就好了;
你這么大一個人,怎么和一個小孩子計較;
一看你就沒有過孩子,有了孩子你就能理解了;
孩子犯這么一點小錯,很正常啊;
……
而實際上,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和他的年齡真的沒有太大的關系。
難道說,因為年齡小就應該沒教養,而長大了以后自己就能變得有教養嗎?教養實質是內心的修養,外在的行為表現是由思想和內心的教養影響的。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并不缺年紀小卻品種優良的好少年。
知乎網友@volars的回答中就有這么一例。
“ 我坐著公交回家,在最后一排,在路過某一站的時候,上來一個老人家和朋友,小朋友一下就坐到了我邊上,因為這個公交最后一排是分開的兩個座位所以老人家只能坐前面了。小朋友在我邊上喝著奶茶,估計是想吃里頭的珍珠便把封口撕開用管子搗弄,然后便濺射了一些到我褲子上,我看了一眼,用手抹了下,沒在意,繼續玩手機。小朋友繼續搗鼓又弄到了我褲子上,我正打算再次抹干,這時一只小手伸了過來,幫我抹去了奶茶,睜著一雙大眼睛,認真的和我說對不起,我愣了下,回了句沒關系。然后他便沒再搗鼓奶茶杯子了。接著他還給我介紹他的爺爺,問我要去哪……很開朗和有教養的一些小朋友。希望他能健康成長。”
02
孩子的教養,父母的修養
孩子實質是一張白紙,他們當然是小的,如果沒有教導,不懂事,可以理解。
但負責教育孩子的父母卻是大人,是成熟的,有思想有見識的。孩子的教養體現著你的家教和修養。
曾經坐火車遇到過一對夫婦,帶著2個孩子。年紀都在5-8歲左右。那時火車是夜班的,在車上的人都非常的勞頓。還記得一上車,孩子就亂吵亂叫,還在車廂內走來走去,但是家長卻在談笑生風,沒有要管的意思,在一點都不覺得不妥。
時間已經到了晚上12點半了。小孩子們瘋狂地在車道中把球踢來踢去。這時,列車管理員走過來,對孩子說:“小朋友們,現在已經很深夜了。很多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很困,很累,他們想要睡覺了。你們這么吵,很沒有禮貌,知道嗎?”
可能管理員語氣有些重,表情比較嚴肅,孩子們被唬住了,再沒有出聲,怔怔地看著自己的媽媽。但是旁邊的媽媽,卻突然震怒了:“坐個車而已,有那么多毛病嗎?孩子還小,你干嘛這樣跟他說話,嚇壞了你負責嗎?”
然后她又對自己的孩子說說:“寶貝們不怕,回到媽媽這里。有媽媽在呢,誰也不能欺負你。”
犯了錯,就該道歉,就該糾正,為何要通過責備別人的方式,強行把孩子保護起來呢?只能說這位媽媽不懂她這樣做,不是愛孩子,不是保護孩子,而是在縱容自己的兒子,會讓兒子產生一種錯覺,就是無論自己犯了什么樣的錯,都可以得到原諒。
而那些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因為以后不舍得讓孩子在社會上吃更多的苦,讓孩子在社會上犯錯,反而會提前教育他們面對社會上的變幻莫測,提前教會他們應有的禮儀,讓他們謙恭有禮、腹有詩書。
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墜樓事件,說一個6歲孩子什么都不懂?難道一個即將上小學的孩子會不知道在公共場合撒尿是不對的嗎?
現在借用網友的一句話:希望孩子早日康復,也希望教養這種東西,孩子能盡早學會。
也希望家長能好好地教導孩子,不然這個世界會狠狠地教育他。只是,他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加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