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是愛爾蘭偉大的詩人跟作家,他在1923年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葉芝這個名字,除了文學愛好者之外并不會熟悉。可是,他有一首詩,卻曾經傳唱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是哪一首呢?你可能想不到,就是那首《當你老了》。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聽到這首歌人人都會很感動,想到我們的爸爸媽媽,當年也是如花少年,他們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如今卻燈火昏黃,垂垂老矣。然而,你知道嗎,這首《當你老了》其實葉芝并沒有在描寫父母或者任何長輩,這首詩歌所表達的也并不是對長輩的理解與疼惜。他所寫的對象,其實是他的戀人,茅德?岡。岡原本是葉芝的“小粉絲”,可最后葉芝卻瘋狂的愛上了岡。葉芝求婚五次,五次都被這位岡小姐拒絕了。于是,他寫下這首《當你老了》,真實的意思是在表達:“”岡小姐,當你老了,回首往事,你會一定會明白,多少人曾愛慕的是你年輕的容顏,而我才是真正愛你靈魂的那個人。你當初沒有嫁給我,現在你老了,讀到這首我為你寫的詩,一定會很后悔吧。”但其實呢,我倒是覺得這是葉芝自己給自己的安慰而已。在我看來,岡小姐有更高明的見解。她對葉芝的求婚這樣回復:“婚姻是件多么枯燥乏味的事。詩人不應該結婚。這個世界會感謝我沒有嫁給你。”確實啊,文章憎命達,如果岡當初真的嫁給了葉芝,那么如今也就沒有膾炙人口的《當你老了》吧?更為甚者,弄成像張愛玲跟胡蘭成那樣就更悲劇了吧?
《當你老了》確實是寫給戀人的詩歌。但在我看來,就如同嬰兒脫離母體后就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了,文學作品一旦被作者寫出來也就擁有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今天我們讀到《當你老了》這首詩歌時,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并把它獻給自己的父母,也并不會有任何的違和之處。不過我覺得還是要感謝岡小姐,她沒有成全葉芝,卻為我們成全了詩意的世界。??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