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過去了,從幾個維度總結下自己:工作、生活和學習等。
工作:
工作上有很大變動,數據庫運維步入了正軌:1)定義了數據庫運維的Pipeline(從審核-->發布-->優化-->Jira-Bug形成閉環);2)引入了阿里云DMS,完全解放了人力,以至于團滅后仍能活的很好(好像DBA本來就是多余的);3)引入了如火如荼的NewSQL-TiDB(很遺憾沒正式上線);4)數據庫監控也完善不少,借助云監控、Zabbix和靈犀報警基本可以覆蓋全了;5)自動化仍然沒太多進展,寫了一些調用阿里云API的Python腳本,但也沒上線,這個也是2018的重點改善項目吧(devops)。
團隊也經歷了瞬間團滅,感到很可惜,那么多的規劃和愿景真的變成愿景了.....但從這個事件暴露出來我們的短板,使用阿里云后有些技能變成小白了,基礎運維技能基本喪失殆盡,主張業務DBA是不是有點太“超前”了,這個是需要反思的地方,要不出去面試真的要丟飯碗了。團滅后轉戰運維崗位,一下迎來諸多新技術新工具導致消化不良,18年慢慢消化學到老活到老吧!
生活:
看了三場電影:戰狼2、羞羞的鐵拳和芳華,帶家人去了趟三亞(第一次家庭旅游),國慶去了西塘滿滿的人吶,辦了個護照跟公司同事第一次出了趟國去印尼巴厘島浪了一圈,還去了南京湯山溫泉團建,看了中山陵吃了陽澄湖大閘蟹,迎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今年還是沒少浪而且浪的有距離。
零零散散的進行了運動,包括跑步、籃球、羽毛球和騎行,但沒有規律和長期堅持,2018重點改善項目;熬夜比較多所以LP大人也給寡人買了人生第一份商業保險,且行且珍惜,今年沒有好好吃飯,也沒有好好睡覺,倒是對星巴克貢獻不小,都是硬傷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學習:
2017參加了幾個高逼格的技術會議和沙龍,有ACMUG沙龍、MongoDB、DTCC、軟件架構師大會、云棲大會、阿里大數據杭州沙龍,而且在杭州云棲大會上露了把臉,但是講的是差強人意,講和聽差別真的太大,需要刻意訓練學習。大會對視野有很大提升,認識了不少業界大小牛,但要選擇剛需的參與。買了一大摞的書也不局限于數據庫看了大概三分之一,時間管理需要提高。
走機構(這里不打廣告了)評定了計算機中級職稱為居轉戶準備,上了一大堆的應試課程,中間還YY要不要讀在職研究生深造,后來想想還是折騰在技術提升吧,同時準備五年后的高級(作為移民一代真的有必要)。
一直在強調寫博客文章但遲遲未落筆,這個病18年得治,自我安慰的是:公司內兩次分享和微信技術公眾號一篇;現在知識付費很火但很容易進入誤區,以為花了錢就是自己的了,要總結下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渠道不斷調整優化。
投資理財:
第一次買入理財產品,小打小鬧重在參與,培養習慣很重要。在運動、保險和技術上也有些投資,為自己和家人做好保障。需要堅持去做尤其是隱性或遠期的投資,是該動動腦筋好好思考了。
2018展望:
2017有些收獲,尤其是逼迫感很強的事,如中級職稱和技術分享,逼逼自己還是做到了;2018要多思考寫博客筆記做好技術積累和沉淀,好好吃睡好好學習和運動做好時間的主人,克服惰性撿起開發做好運維開發,多參與一些公益活動,還有就是職業選擇和居轉戶,汪汪汪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