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夙興夜寐的奔波勞碌,這個早春很忙,忙到一墻之隔的小院里杏樹從紅花初綻開到雪花繁,都沒有時間去賞玩。今早忙里偷閑,得以逛一逛樓下花園。
期盼已久的望春玉蘭已謝的無影無蹤,甚至分辨不出哪一棵樹曾經艷艷,只剩下皎皎的白玉蘭紛紛開且落。就像生命中經歷過的時光,它們真真切切的存在過,也永永遠遠的成為過去式,看卻殘花已度春,是以既過不戀。此花蕾入藥名為辛夷,散風寒、通肺竅,收斂、降壓、鎮痛。飲盡良藥苦澀眠,暖我人間風雪寒。
中國文人自古是講究格調和情趣的,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姹紫嫣紅,是以傳統文化中花名的意境往往是矯情到極致的唯美。讀來就仿佛噙著一片玫瑰花瓣,輕輕咀嚼,入口明明是清苦的汁液,唇齒之間卻是沁人心脾的馥郁芬芳經久不散。相較于蜜糖的甜膩,這是一種余味深遠到讓人上癮的味道,從某些方面講,其實人都喜歡自虐。很多年前在一處草木有標牌的校園里知道了這種花叫美人梅。“美人”二字形容,婀娜姿態盡顯。萱草又名忘憂,能忘憂可療愁。芍藥別名將離,說到芍藥大概人人都中過姜夔《揚州慢》所下之毒:“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花開終會落,花落終是空,芍藥開于春末,飽含想留不能留之憐惜,是以名為將離。忽然就想起了河大的連翹,環繞琴鍵樓的河岸邊一叢叢明黃蔥綠。滿校園的花樹,它們總是當仁不讓首先綻放,肆意伸展著長長的枝條上鱗次櫛比的黃色小花在春風中盡情嬉鬧。連翹,連翹,特別傳神的一個名字。
草木本無情,是某年某月某天的某一件事甚至某一句話,賦予了它們對于你非同尋常的意義。就像歌曲本身并沒有過多的深意,它所有的感情,都取決于當時聽歌人的心境。
花開款款來,花落緩緩歸。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應有與之相配的美好,人在任何年齡都不應當放棄可以去走一走看一看這萬千世界的機會。年輕不為夢想埋單,老了拿什么話當年?我一直以為記得或者不記得什么有時候比發生過什么更重要。記憶是厚度也是背負,生之逆旅,最后的最后我們僅存的唯記憶而已。
其實人的一生活了多久并不那么重要,關鍵是,在世的日子,我們以怎樣的一種狀態活著。曾有人說過:“過我眼,即我有”。烈酒紅塵的世界,緣,悲歡離合,陰晴圓缺而已。造化萬千,生之苦辛,聊以慰藉。
其實,人同花,榮枯,終歸塵土。我們各自獨行的江湖,也不過是同歸的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