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Johnson完成了夢境的敘述以后,就回去了。我們告訴他,我們隨后和他聯系。
就在敘述的夢境的同時,我的程序自動完成了語音識別,轉換成為文本,然后通過我的自然語言識別算法和劇本生成程序,進一步將整個巨大的文本轉換為一個劇本。
接下來,由我的團隊的配合,來完成圖像的生成,模擬,通過虛擬場景模擬和切換,發展,類似于游戲一樣,實現這個故事。
我的團隊的成員都是頂尖程序高手,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
一個星期之后,全部的程序實現完畢,我觀摩了虛擬現實,結果令我非常滿意。
我繼續等待著Johnson的到來。
Johnson來了,我還是給他帶上頭盔,還給他吃了一顆藥丸,這顆藥丸使他快速的進入夢鄉。
程序虛擬的場景鏡頭,通過頭盔上的傳感器,源源不斷的輸入到他的腦部神經,植入到他的夢境中。
這就是我的項目的核心之一,我稱之為“Dream Placement”.
Johnson醒來的時候,帶著一絲的遺憾,我問他是不是不滿意,他說是。
我給他倒了一杯水,他喝了一口,然后慢慢的向我講述他的夢境。
16
……(此處省略幾百字,和前面相同)
從帝國大廈出來,他回頭從下往上看了一眼,忽然冒出一句:“誰是Kily?是你什么人?”
我沒有回答他,只是提議到附近的酒吧喝一杯。
這是一個以“Time Song”為主題的酒吧,幽暗的燈光下幾張陳舊的桌子,沙發已經有些破舊,墻上掛著的都是曾經熟悉的美國流行歌手的海報,進門口的過道兩排柜子滿滿的放著唱片,磁帶和cd,角落里擺著的是我們記憶中的唱片機,磁帶機,cd播放器,還有各式的mp3播放器,當然少不了apple的shuffle, nano。墻上掛著一個cd播放器,這個我知道,是原研哉設計的,MUJI 出品。
一位長滿絡腮胡子的黑人,抱著一個薩克斯在演奏,演奏的是我熟悉的“yesterday once more”。
酒吧里稀稀疏疏的坐了幾個人,一邊喝著酒,一邊在低聲的交流著。沒有人在意我們,我們找個桌子坐下,沒想到,桌子雖然陳舊,但是散發著歲月的芬芳;沙發雖然破舊,但是紀錄著酒吧的時光。
沒有waiter過來招呼我們,我的手機自動彈出一條消息:“請點單。”
我點下一個鏈接,自動下載一個APP,菜單就呈現在我眼前。
我要了一瓶白蘭地,Mike則點了一瓶威士忌。
一個金發美女端著酒過來了,澈亮的高腳杯閃著奪人的光芒。
Mike下意識的看了一眼美女,我呵呵一聲:“看啥涅?”
他低聲說:“該不會是機器人吧?”
“你覺得呢?”
“我看是,不然,你看她看我的眼神,似乎差點感情。”
“得了吧,我看你是自作多情。”
“哥們,來,慶祝我們融資成功,干!”說完,他真的干了。
我一沖動,也干了。
我以為他趴下了,他的酒量向來不如我,然而,他沒有,趴下的是我。
我不醒人事,醒來的時候,看到我的太太在拖地。我問她怎么啦,她說,我吐了一地,還吐到她身上,把她的衣服弄臟了。我迷糊了,我不是在紐約么?怎么在家里了。
她只是笑笑,不說話,只是不聲不響的拖地,沒有責怪我,只有那種溫柔。
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十幾年來,她都是如此。平淡如水的生活,賢惠的妻。
“滴滴滴滴…”鬧鐘忽然想起來,我才想起來,今天有個會要開,不能遲到。我趕緊沖進洗漱間,結果一個趔趄,重重的摔倒在地。
然后,我醒了,醒的時候,就在實驗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