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興趣愛好非常廣泛的人,但在懷孩子以前,我自己還是個大孩子,對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規(guī)劃,對自己的認知也不足。工作,只是為了營生,不論夢想??梢哉f,我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才慢慢開始成熟的。他的到來和不斷成長,慢慢改變了我。
懷孕時,我在家待產(chǎn),有了時間好好看中醫(yī)書,做一下小生意,自學了尤克里里,但卻沒有意識好好學習如何養(yǎng)育孩子,他剛出生后,我覺得帶孩子特別累,他滿半歲后,我重返職場,婆婆一直在家?guī)?,未離開過一天。
在孩子成長的黃金三年里,我忙著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樂此不疲,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有人幫帶孩子的生活,幾乎沒有投入一絲精力學習兒童成長的知識,直到我和先生意識到他和同齡人比起來,更嬌氣,基本不懂得跟朋友交往,膽子也比較小,特別是隨著他的“叛逆”,婆婆教不“聽”的時候,那種兇巴巴的大罵讓我們不寒而栗。于是,我們趕緊給孩子找一所比較理想的幼兒園,讓他接受集體生活,學該學的技能,也能少受點爺爺奶奶的影響。
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接觸專業(yè)的幼兒教育知識,沒多久,直接到他就讀的幼兒園上班,繼續(xù)學習的同時,可以多點照料到他。就在這段時間里,我深深意識到自己前幾年的“失職”,對孩子成長的忽視,于是不斷學習,雖然在陪伴時間和方法上比以前好,但我還是忍不住地活躍在自己喜歡的學習社群里,有時候,還是會為了一些社群活動而放棄對孩子的陪伴時間。
但他越長大,越多”不聽話“的時候,婆婆對他的”狂風暴雨“就下得更多,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情緒越來越暴躁,一有不順就怒目相向,大聲吼,也會對家里人動手。每每他出現(xiàn)這些行為,婆婆就更憤怒,說他不聽話, 一定要把他罵到服軟為止,也不準他哭。還責罵我們不打不罵,不懂管教,她要幫我們好好教他。
我越來越覺得這樣下去孩子會出問題的,于是我和先生商量,誰有空就盡量多陪孩子,通過和他玩和溝通,多引導他,先生多帶他出去玩,讓他嘗試做新的事情,鼓勵他。一開始,他真的很多都不敢去嘗試,經(jīng)過比較長一段時間,他才向前邁出一步,稍為勇敢一些。
疫情期間,先生爭取到兩個多月時間讓我在廣州帶孩子,讓婆婆在老家呆著。毫不夸張地說,這兩個月是我真正有機會做一個自主的”母親“的時間,我可以把自己學到的溝通方法用起來,我可以開放廚房給孩子,跟他一起切菜,一起炒菜,可以讓他洗洗衣服、晾衣服,陪他玩泡泡,可以帶他玩英語游戲、陪他畫畫……我放手讓他去做事,去在生活中學習。沒有人指責我做得不對,沒有人干涉,沒有人阻止我按自己的意愿做一個母親。
這兩個多月是我和孩子這幾年來最最寶貴的獨處時光,也讓我找回做母親的感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先生看到我這樣帶孩子,感嘆道:你真的很適合做教育,如果前幾年你也能這樣,孩子就更有福氣了。后來,婆婆出來了,大家又如常在一起生活,我也重回職場,但有了這段時間的經(jīng)驗和底氣,我和先生都更同心同力地陪伴和教育孩子,比以前又更進步了一些。
雖然我現(xiàn)在的工作會比前更忙更辛苦,但只要有空,都會盡量放下自己的事,好好陪孩子,同時,也在不斷學習養(yǎng)育知識和經(jīng)驗,和先生有很強的共識,互相配合。
對婆婆,我一如既往的恭敬,不管她是罵是怨,我都不反駁,不擺臉色,反而更注重對她的孝順,生日和母親節(jié)會送上禮物,她有不舒服會幫她處理……我堅信,對她好,一定沒有錯。她不管如何,為我們好的心沒有變,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努力對她好。
婆婆沒有問題,孩子沒有問題,遇到問題,反求諸己,好好學習,踐行改變,就對了。感謝孩子,給我覺醒和蛻變的機會,讓我守回自己的本位,做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