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周二? 晴天
今天,在班里上《皇帝的新裝》。這是一篇童話,是一篇很出名的童話,也是你們中間很多人很早以前就讀過的童話。基于這樣的實際,我應該怎樣上這一篇童話?
梳理了故事情節,對其中的人物“評頭論足”。這是基礎環節。下一步該怎么走?我心里也是沒有底氣的。之前,我也試著想要借著《皇帝的新裝》推薦《小王子》給你們讀。可是,課上一問,你們在下面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讀過,讀過,很早以前就讀過!”哦!原來你們讀過啊?心里不知該是高興還是該不高興。
“那誰來說一說,《小王子》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情節(人物)是哪一個?”有人舉起手來。
“書中有一個人,他的工作只有一個,那就是開燈,閉燈。世上還有這么無聊的人啊?”
“書上說,有一個酒鬼。小王子問他為什么要喝酒,酒鬼說,因為憂愁。為什么憂愁?因為自己總喝酒……這真是個奇怪的邏輯。”
“是的,書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值得品味和咀嚼的話。前段時間,我在書店里偶然看到《小王子》這本書,就買下了。讀完這本書,后來我還寫了一篇文字,題目叫《童心永恒,童真永遠》。這本書其實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就像《皇帝的新裝》。”
書的推薦暫告段落。我們書歸正傳,又回到了《皇帝的新裝》上來。
“童話不只是寫給小孩子看的,也是寫給老頭子和中年人看的。而且,這篇童話故事的真相,是一個小孩子說出來的,你覺得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嗎?”我問。
你們說,小孩子誠實,他不會撒謊。
你們說,小孩子膽大,他什么都不怕。
你們說,小孩子天真,他不像那些大人們,要想那么多……
我又問:“既然這么說,你覺得,那些官員啊,大臣啊,百姓啊,為什么要說假話,僅僅是作者為了和小孩子做對比?”
你們又開始陸陸續續地舉手示意:
那些所謂的大人,他們自己就是愚蠢且愛慕虛榮的,所以說假話。
那些大人,他們如果不說假話,萬一當眾揭穿了皇帝的尷尬,那他們的什么似錦前程,就全部化為泡影了。
那些大人,他們說假話,因為有人愛聽假話。
(此處,我插播了“楚王好細腰”的故事:楚王好細腰,出自《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jī)年,朝有黧黑(黧:lí)之色。)
那些大人,他們說假話,這是環境使然。有人又解釋說,當時,很多人都在說假話,在那個假做真時的環境里,自己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被視為“異類”。這是明哲保身的辦法。
那些大人,他們說假話,其實也是人之本性。很多人都是貪生怕死的……
你們的理解,你們的思考,讓我驚詫,或者說,叫驚嘆。驚嘆你們看到了故事背后的內容,觸摸到了故事背后的真誠,大膽與天真。
孩子們,如果你在“故事”現場,你又會不會做那個無憂無懼的說真話的小孩子呢?有的同學說,自己十有八九會隨聲附和。也有同學說,自己會做那個勇敢的小孩,因為自己只是個小孩子,也沒什么可怕的。還有同學說,自己可能不會當中揭穿尷尬,而是將真話告訴距離自己最近的親人……
所有的選擇都是正確的,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有的選擇又都不是正確的,所處的時代,面對的對象是不同的。不管怎么說,只要你們能遵從內心的選擇,認為自己做到了責任,做到了擔當,做到了真誠,做到了天真,這就夠了。
親愛的孩子,《小王子》中說:“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小孩子。只是有些大人長著長著就忘記了這一回事。”正是忘記了自己曾經是個小孩子,忘記了心靈的純凈與美好,才會被那些愛慕虛榮,被那些自私自利,被那些自欺欺人,被那些見風使舵與阿諛奉承侵蝕了靈魂。從而,自然就找不到了最初的自己,自然也就不能像小孩子那樣,活得天真爛漫,活得輕松自在,活得通透純真。
親愛的孩子,現在你也在長大。這個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個遺失的過程。很多美好,在成長的日子里,被丟失了,被遺落了,被忘記了。再回首,卻再也回不去。再面對鏡中的自己,是不是真有一種自己不認識自己的感覺?
這,是長大的悲哀,是成為大人之后的悲哀。而且,毫不夸張地說,這種悲哀,似乎無藥可救。
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現在起從此刻起,做一個不忘初心的人,保持一份天真的童心,踏踏實實,快快樂樂地,度過生命中得每一天。
這,不知是不是作者的本意,卻,實實在在,是我的心意。親愛的孩子,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