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孩子的最差禮物

文|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1

國慶前夕,忽然想起,外部門的大齡剩女已多日不見。打聽她是否已嫁人,同事說,她不但嫁人,且已迅速生子,正在休產假中。

回想當年她近四十還沒嫁,情勢所迫瘋狂相親,真心為她現已為人妻母而高興。

前天,見到休完產假的她。

本以為,大齡的她終于成功嫁出還迅速當上了媽,一定欣喜不已,滿滿喜悅的。

沒想到交流下來,她的感受讓我震驚:“養孩子太累了,我真擔心我承受不下來”,“我沒感到有什么意思,每當下班的時候,一想到回家還要哄她玩,就難受得很”,“雖然有保姆幫,但我也總是很擔心,擔心保姆帶不好”,“早知道這么擔心受怕當初真不該生她!”

悔不當初加上痛苦萬分,讓這個新手媽媽憔悴不堪。

我與她分享幸福的想法不但蹤影全無,還感受到了無盡的焦灼:“尤其是看到別的孩子會什么,就更難受了,著急死了,擔心我兒子怎么還不會……。

與她聊天,“擔心“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寫到這兒,她的滿面愁苦還縈繞腦海。

在我還為她高齡產婦,初為人母,難以進入狀態暗打同情分時,另一個相似例子把我一下拉回到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角色,以專業的角度看待媽媽們的擔心。

2

朋友的兒子9月剛上小學。最近,她又多了一個身份——“監督員”。不是學校要求的,是自發的;不是監督自己兒子,是監督別人孩子。

每天中午,她都會跑到兒子校園鐵柵欄外仔細觀察,先是看兒子在哪玩,然后目光鎖定兒子,一旦有高年級同學接近兒子,就會大聲呵斥,迅速驅趕。這么做的理由是,孩子說曾有高年級同學欺負他。

朋友當即坐不住了,擔心孩子被高年級同學絆倒,掉個門牙怎么辦,被高年級同學打,傷了皮肉怎么好……。

于是,寧可犧牲午餐時間,也要全程監視,確保兒子整個中午在自己眼皮底下玩耍,否則,就會擔心不已。

這兩天氣溫驟降,想到朋友每天在瑟瑟秋風中,一站就是近兩個小時,不免心酸。

3

心理學上說,擔心,是把并未發生的事情當成即將發生的,為此焦慮不安的一種情緒。

這種情緒的指向是面向未來的。

也就是說,擔心的,是并沒發生的,自己卻假設要發生,因此痛苦不已。

的確,為人父母時刻為孩子操心是我們的責任:孩子小時,我們操心ta的吃穿住行,大些,我們惦記他們的成長進步。

而這一切,都有一個肉眼不可見,心里卻要明晰的界限:對子女一定范圍內的照料與關懷。

注意關鍵詞:一定范圍。

這個范圍的邊緣有一根看不見紅線,范圍內的操持是不影響父母、孩子的生活,一旦越過這根紅線,就不是操心而是擔心了,就逾界了。

擔心,是送給孩子最差的禮物,百害而無一利。

4

父母為孩子過度擔心,就會不知不覺把這種負能量轉移到孩子身上。

盡管,有家長可能忍而不言,并不說出來,但孩子依然會從父母焦灼的眼神、表情、甚至肢體語言中感受到的。

要知道,人類的信息傳遞中,語言所能傳達的信息比重只占7%,而其它93%都是從非語言信息中獲得的。

科學家早就發現,人類跟許多其它動物的大腦都有像鏡子一樣的神經元,如果同類恐懼,我們就馬上感覺到恐懼;他們快樂,我們也快樂

簡單說,如果父母擔心害怕,孩子更會擔心不已。

孩子從出生起,父母如果每遇到和ta相關的事情就表現得擔心不已,焦慮萬分的話,就無異于把一份最壞最差的“禮物”投放到孩子的信念系統中,孩子遇到問題時,也會有樣學樣,驚恐萬分,膽小怕事,猶猶豫豫,裹足不前。

把生命的能量過多地投放到怕、煩、惱上,而不是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5

另一方面,毫無處事能力、負能量被過多累積的孩子,引發父母焦慮事件的可能性也會增大,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負強化”。

就像有人說的,壞事總離不開自己一樣。

這點按照墨菲定律也很好解釋: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所謂“焦點在哪,成果就在哪”!

像我的那位朋友,擔心孩子被高年級同學欺負而苦守操場,事實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她的監督不但沒使事情改善,孩子反倒接二連三受欺負。

寫到這兒,忽然意識到,放下擔心,簡稱就是放心啊,喲吼吼~~~,那怎么做才能放心呢?

(1)

多看書學習,了解孩子生長發育規律

好多時候,我們擔心害怕,是因為不了解。

比如,早期人類特別害怕打雷、閃電,以為是什么妖魔鬼怪,其實就是因為不了解自然現象。

育兒也是如此,如果不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規律,一旦出現狀況,就會擔心不已,比如,有家長總會問到,孩子為什么總愛咬手指?擔心是不是問題。這就是因為不了解兒童口唇欲的相關知識。

多看書學習,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才能不把特點當缺點,不擔心不害怕。

(2)

做好預案,教會孩子應對

擔心孩子在外受傷、不安全、被欺負?平時就要教孩子玩耍時怎樣回避不安全因素,怎樣保護自己,遇到大孩子欺負怎么辦,怎么和他們溝通,怎樣向家長、老師甚至警察求助。

家長要提前預見一些危險、問題和麻煩,訓練孩子應對,這樣才能確保孩子在遇到問題時,以不變應萬變,勇敢面對,而不是一味躲避、看護。

像我的那位朋友,孩子都上學了,她還要去當“消防員”,幫孩子滅火,既累也不奏效,孩子大了,還會非常反感,得不償失。

(3)

抓住孩子的特點,不盲目比較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一樣的人,我們來到人世間,都要沿著命定的歷程過自己的生活。

孩子也如此。

因此,父母千萬要看到自家孩子的特點,不要強求與“別人家孩子”看齊。

像我的那個同事,孩子不會同齡孩子都會的所謂“本領”,就擔心不已。其實,這真的只是她的“認為”罷了,并不是事實。

要知道,一個身體健康、智力正常的孩子,ta不可能不會翻身、不會坐,只是稍晚一些而已。而她的擔心不但于事無補,還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

這種擔心大可不必!

(4)覺察自己,找出問題所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父母更如此。

父母如果偏離自己的人生軌道,放棄做好自己的責任,就會進入子女的人生軌道橫加干涉。

以想像出來的孩子被傷害、不幸、落后,打著“為孩子好”、“替ta著想”的名義(想到了張靚穎的媽媽~~),剝奪ta 為自己生命負責的權利,就混淆了與子女的生命界限,既活不好自己,又暗淡了孩子的人生。

因此,父母要覺察自己,活好自己,放下頭腦中無端的恐懼,變擔心為放心,只有放心,才能放手,只有放手,孩子才有機會過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變擔心為放心,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精神禮物,這件禮物,是足以豐沛孩子人生的大禮!

【版權說明】原創作品 版權所有 轉載協商 ?違者必究


有了你的喜歡、關注和打賞,我會更加放心地寫作哦,嘻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 特意摘錄下來。 第一部分第1節:序言 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 序言 與養育女孩相比,養育...
    吼少說閱讀 10,157評論 1 70
  • 武林多豪杰,江湖天地寬,耍的是真刀真槍,交的是忠肝義膽,為的是正氣長存,武林中人豪氣萬丈,鐵骨錚錚,自有它的江湖道...
    真壹閱讀 560評論 0 0
  • 想畫一只小鹿在你掌心 也想唱一首情歌給你聽 成為你深愛著的那個人 也成為你口袋里的星辰
    小詩袖閱讀 76評論 0 0
  • 對于以下數據,有很多的重復項。那么,excel中如何去除重復項? 下面推薦大家使用以下三種方式: 一、基礎方法 選...
    花叢小仙閱讀 18,301評論 0 1
  • 之前我們討論了瑜伽人是不是應該素食,大家各有各見解。但是無論你的看法是什么,我們都追求健康的飲食。但是面對生活的各...
    老粽子文化閱讀 340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