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導圖之間的緣分就如同愛情一般,是分階段的。我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1)初戀朦朧期
兒子二年級時,我們一家人追《最強大腦》,里面的超級記憶力大師讓我們驚艷!我和老公突然覺得這可是學習的利器啊!然后分頭收集相關培訓機構,然后義無反顧地繳錢把兒子送到機構里,前后學習了思維導圖、超級記憶力、快速閱讀。那時的我,認為給孩子繳了學費,我的責任就結束了,只是遠遠地看孩子在學習。只是偶爾會聽兒子說中心圖、說關鍵詞,看他從積極畫導圖到熱情消耗旦盡……
后期因為兒子給我帶來了養育挑戰,我開始把精力從熱火朝天的工作調整到家庭教育、心理研究。我在學習家庭教育時,遇到一批積極向上的講師同學。我驚訝她們有家庭、有事業但依舊有精力去處理各種學習。思維導圖再次被提及,我和思維導圖不是一見鐘情,而是他鄉遇故知、是久別重逢后的驚喜、是日久生情。
2)熱戀共存期
當我知道優秀的同學都在學習思維導圖,我馬上開始著手畫起來。對,就是畫起來,我仰慕導圖,但我并不了解她。熱戀期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和導圖啟蒙老師子言學習,那時我工作、家庭、喂奶三頭忙。每天時間總是不過,心總不能平靜,作業一拖再拖的原因除了時間不夠,還有就是對畫畫的恐懼心理。想當初我上學階段,畫畫課期末結束,老師拿著“撕了只剩兩頁的畫畫本,立刻馬上補”。然后回家求各路“神仙”幫助完成的。我當時給要好的同學說“我知道思維導圖特別有用,特別好,但我畫畫水平太渣,高攀不起。”第二個階段是“一入思學深似海”的思學平臺,我特別感謝遇到一位特別會鼓勵學員的導圖班主任無痕老師。她總是不吝嗇的鼓勵,讓我燃氣激情,愿意努力追求心目中的女神“思維導圖”。每日早起一個小時,和“女神”共處,我發現她也喜歡我了。
3)依戀與獨立期
隨著互相欣賞、互相喜歡,我開始琢磨導圖女神她的淵源、她的特點、她的喜好。我啃書本知道東尼.博贊是思維導圖之父,他希望能夠高效獲取知識,而潛心研究各領域行業翹首,比如達·芬奇、牛頓、迪士尼等使用。
我驚喜的發現:思維導圖的先驅者并不是畫畫能手,思維導圖只要大腦思維的展示。只要是清晰的表達思路、展示思路的導圖就是一副好的思維導圖。
4)平淡共生期
無論是“三人行必有我師”還是齊頭并進、抱團取暖!我榮幸地加入思學平臺的思維導圖耐力營。我們營38人除去5名老師,營員共計33人,耐力營目標是一周兩幅導圖,完成第一個100幅。入營三周,最大的感受是富足、滿足、充實,每天我們自評、他評,即便是看他人作業,也是種提高。我和我的思維導圖在大家的祝福下“永結同心,百年好合”了。
下面展示下入營前和最近的學習成果:
學無止境,我愿做好表率,發揮人梯精神,在學習各類知識時,扶兒女一把,送一程。現在另我欣慰的是兒子也開始燃起對導圖、對各類學習技能的熱情。希望我和兒子女兒一起學導圖、習導圖!做到“練練不忘,必有回響”!“好方法+練習時間=好的結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