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小時候的悲慘除了跟弟弟打架,就是哭著看父親和母親打架,是真打,扭打在一起,拳腳相加。我和弟弟哭聲震天,想保護(hù)母親,卻又不敢靠前,直到我們的哭聲引來鄰人勸解。
母親還因?yàn)楦赣H吵架喝過一次農(nóng)藥,被送去搶救。具體的細(xì)節(jié)我已經(jīng)記不得了,只記著母親被一群人抬出家,在家門口小橋那,我看著她流淚,聽周圍的嬸子大娘說“你也得為倆孩子想想啊!沒了媽,可怎么辦!”我和弟弟哭得嗓子都啞了,我心里好怕,怕媽媽去了就不回來。
母親要強(qiáng),性子急,勤快,眼里容不下活,把活看的比命重要,忙秋時可以一天不吃飯,在地里從白干到黑。那時候還是用木制的獨(dú)輪車往家里推收成,花生、地瓜干、麥子,每次父親推車,母親拉車,我和弟弟心驚膽顫的跟著。因?yàn)樵矫Φ臅r候,他們越容易吵架。
在媽媽眼里,父親干活不行,不像干活的樣子,懶,慢,不中用,窩囊,也就會放個羊;還不讓說,一說就急,發(fā)脾氣。父親是家里的老小,奶奶最疼他,打小沒怎么干過活,也沒被人這么嫌棄過。
從小我和弟弟就站在媽媽這一邊,覺得爸爸懶,不好好干活,所以家里才那么窮。媽媽說跟誰一起過也比跟父親強(qiáng),我深以為然,慢慢覺得這是我自己的觀點(diǎn)。我甚至心里想過,媽媽如果跟***一起過,會很幸福,列了周圍一大堆叔叔大伯,他們都勤快、能干、有本事。
我清楚記得看見爸媽吵架后,媽媽流淚,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勸著她跟父親離婚,我和弟弟跟著她,不要父親了!到了青春期,弟弟對父親的逆反相當(dāng)厲害,有好幾次動手打起來。我雖然沒那么過分,但也跟媽親,跟父親就是面上過得去。我記得從小學(xué)5年級,父親就沒有再打過我。
記得大二那年暑假回家,父親坐在大門口,胳膊吊著繃帶,臉上也是傷,我第一反應(yīng)是心疼,摻雜著一些厭惡的心疼,眼淚刷一下就來了。父親笑著說:“我就知道你會哭……”現(xiàn)在想來,父親的笑是在證明,家里還有人關(guān)心他,心疼他。寫到這里,我好想哭……
后來知道父親的傷是給弟弟蓋新房從架子上掉下來摔的。弟弟的一圈新房蓋了3年,堂屋高屋脊、前后廈,東屋西院,南邊是兩層的倉庫牛欄,大門高高,這是母親用好強(qiáng)建成的南嶺上最好的一座房院。
這3年也是父親和母親關(guān)系最惡劣的3年。母親哪哪都看不上父親,干脆就視他為空氣,漠視,全當(dāng)沒有這個人,弟弟也這樣對待他。父親被徹底孤立了。
聽母親說父親借著摔傷這事哭訴過:“以前翔翔(我的小名)還和我一伙,現(xiàn)在翔翔也變了……”被最親的人孤立,是一種什么滋味呢?
我每次往家打電話都是媽媽接,讀研的時候,慢慢意識到要關(guān)注一下父親,所以跟母親聊天的時候偶爾會問一句父親怎么樣。但這個問題好像是為下一個問題做鋪墊——“你們沒吵架吧?”我還是擔(dān)心媽媽會因?yàn)楦赣H吵架生氣,我還是沒有真正關(guān)心父親。
后來畢業(yè)工作,幾經(jīng)輾轉(zhuǎn)做了兒童情商教育和戶外游學(xué),開始接觸心理成長的內(nèi)容。一次跟朋友吃飯,聊起父母的事情,我順口就說:“我媽這輩子跟我爸過得一點(diǎn)都不幸福,我爸這人太懶了,很窩囊……”朋友很鄭重的說:“你這是僭越,你爸和你媽過得幸不幸福是他們的事情,我們做兒女的無權(quán)評說。你做好女兒的本分就好。”
我聽了心里一顫,原來我一直以母親的眼睛看父親。憑著母親和孩子的天然連接,母子同盟自然形成,有多少孩子像我一樣被母親的視角無意識綁架?又有多少父親被最親的人百般嫌棄?
這不是質(zhì)問,也沒有怪誰,這里面沒有對錯,每個人也只能從自己出發(fā)看待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這是思考的起點(diǎn)。
我開始思考,我自己眼里的父親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已經(jīng)長大,我要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發(fā)現(xiàn)父親——他是村人眼里的孝子,爺爺偏癱7年,在大伯和二姑不管的情形下,他把爺爺奶奶接到家里,一直養(yǎng)老送終;他為人善良厚道,自己家種完花生給鄰人幫忙,只因?yàn)橹蓝鬆斖裙钦圻^;他喜歡唱歌,被他女婿戲稱為牛棚里的歌唱家,音色、音準(zhǔn)極好……
真正對父親有全新的認(rèn)識是在我結(jié)婚后,準(zhǔn)確的說是我先生給了我全新的視角。在他這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書生眼里,我父親很能干,給六七十只羊、四五頭牛弄吃的,不是哪個人都能干得了的;攆這一群羊出去,也不是誰都能放得了的;為了防止牛羊被偷,無論冬夏都睡在牛棚里,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父親以他自己的能力默默為這個家付出著,他能做的都做了,也許達(dá)不到母親的標(biāo)準(zhǔn),可他盡力了。他就是這個樣子,我看到了,接納了。
當(dāng)我重新發(fā)現(xiàn)父親,真正看到父親時,我覺得自己長大了,內(nèi)心長長舒了一口氣,輕松了好多。我的一半來自父親,當(dāng)我內(nèi)心與父親和解,真正接納父親時,也就意味著我接納了自己的那部分。
看著6個月大溜溜躺在床上,興奮的蹬著小腳丫,聽他姥爺唱《青藏高原》、《賣報(bào)歌》……爺孫倆時不時對笑一下,我心里感覺好幸福。感謝成長帶給我的這一切,感恩……
現(xiàn)在遠(yuǎn)嫁他鄉(xiāng),已為人母的我,還是會時常給家里打電話,電話還是母親接,不過我會問,我爸呢?要不要跟我說話?你跟他說我想他了……有時聽著父親跟我交代要時常開窗通風(fēng),對溜溜好,多吃香菇,溜溜長個,要降溫了,別出去,多注意……他在電話那頭嘮叨著,我在這頭享受著。
一直長大,真好。
本文正在參與從心,遇見幸福 | 一次可以朗讀與聽見的心理專題征文,你也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