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寶寶”們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存在這樣一個現象:
?早上起來穿什么。
站在衣柜面前干瞪眼,上衣是搭配褲子還是搭配裙子?是穿職業套裝還是休閑裝?就算前一天晚上已經搭配好第二天穿的衣服,可是天氣突變,這套衣服是穿還是不穿,穿上是冷還是熱?我想穿這雙鞋子,換一套衣服就和鞋子又不搭了,站在鏡子面前穿了脫,脫了穿,實在不知穿哪件好!太糾結了.......
“老公——快過來幫我看看穿哪套衣服好?”
? ?最后無奈也只能請求老公幫忙。
02
?用餐時間吃什么。
到了吃飯的時間,是叫外賣還是下館子?是吃火鍋、牛排還是麻辣燙?吃火鍋太浪費時間,吃牛排太貴,吃麻辣燙不禁餓。我不要點餐,點餐也不知道吃什么好。
我去!!!選來選去飯沒吃成,上班的時間又到了。
嗚嗚~~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
是你?是你。還是你!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之前,我還在糾結,是繼續更新我的連載小說,還是在公眾號里寫推文,但是我又好想看書充充電,我到底先做什么好呢?想來想去一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在掙扎中溜走。
萬事糾結,患有“嚴重糾結癥”的“寶寶”們實在是太難了!
03
選擇糾結癥,簡稱糾結癥,也稱為選擇困難癥!是指在兩者或三者,或更多以上,物質及物體,無法選擇的情況下,進行煩躁。
顯而易見是不自信和逃避責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識,害怕失敗。患上這種病的人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在幾個選擇中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很恐慌,驚慌失措,甚至汗流浹背,最后還是無法選擇,導致對于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
第一種聲音:當面臨選擇困難時,可以嘗試著只選擇其中一項選擇,不論對錯,也不去考慮更多,堅定這一選擇。當選擇完成后,告誡自己不要后悔,也不要做任何對比,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這事實上是一種正面的心理暗示,患者可以通過不斷重復這樣的心理暗示,來逐漸走出選擇障礙的陰影。
第二種聲音:是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是做什么事之前想清楚做事之后的后果,想想自己該不該做。是做什么事之前要有選擇性,不能盲目去做不然會吃大虧的。
其實,吃什么、穿什么,我們選擇錯了都可以再改,可是面臨人生重要節點或是人生的轉折的時候,一旦選擇錯了,有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
04
于是,這個時候,糾結癥又犯了。這兩種聲音該何去何從?
小的時候,我們年少無知,心無旁騖,選擇對于我們來說很容易,一念之間,只隨心意,張口即來。
長大以后,生活教會我們學會了謹言慎行、權衡利弊、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做什么事之前想清楚做事之后的后果。
大到一個人的生命取舍,小到有時候去超市買東西碰到售貨員推銷產品,都要思量半天,她為什么給你推銷這個產品不推銷另一種產品?是不是這款產品銷售利潤大?但產品打折價格確實又很便宜。便宜沒好貨,萬一質量不行呢?如果是食物,是不是推銷的這款食品快過期了等等考慮。
這時,貨架上的產品被拿起來又放下,面對著貨架沉思,就好像一個人患有精神分裂癥,一個聲音說買,另一個聲音在告誡自己不買。
不要把“糾結癥”當成一種病,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心結。
有時候看似患有選擇困難癥的“寶寶們”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很有可能是經歷過一些事情留下的后遺癥。
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實則是遇事考慮的太多了。在選擇中糾結,在糾結中選擇,周而復始,形成了一種習慣和暗示,以至于把簡單的事情選擇復雜化了,令其內心搖擺不定,從而感到煩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