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從外婆家回來。突然就想到了“歸屬感”這個話題。無論到了哪,還是在自己家里最自在,最明白!
回外婆家,我需要自帶牙刷,毛巾和護膚品。去了之后,不知道卷紙在哪,不知道梳子在哪,不知道怎么開電視。在外婆家的這幾天雖然也還挺開心的,但還是有些不太習慣。洗澡時,不知道把衣服放哪,還要找毛巾。洗完后,還得問吹風機在哪。吃的飯雖然也挺豐盛,但跟家里感覺還是很不同的。在外婆家,都是大圓桌吃飯,很多人圍在一起。但是在家,也就幾個人隨便吃吃。回到家后,做什么事都方便了起來,想干嘛干嘛,可以自由地走來走去。這大概就是歸屬感吧。這就是家的感覺。
再說說在學校和在家的不同感覺。在學校呢,也挺自在的。寢室是自己裝扮的,什么東西放在哪,也是一清二楚。校園里面也是很方便,可以騎單車去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坐校車小黃。在食堂吃飯直接刷卡,方便還便宜。在大學所在的城市,也是挺悠閑自得的。出門坐公交地鐵都是刷卡,不用準備零錢。買東西一般支付寶就可以了,不用帶現金。再加上沒有人管,自由空間很大。而在家呢,什么都很習慣,吃的是最棒的啦,完全不用擔心不對胃口。但是,沒有辦公交卡,也不能騎那種免費借的單車,這主要是因為一年在家的時間也有只有寒暑假,感覺去辦卡也有點麻煩。這樣的話,出門沒有在學校那邊方便。所以總的來說,我對學校那邊也產生了一定的歸屬感,有時候還會很想回學校呢。
這大概因為是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就會有感情吧。不知道以后會定居在哪,但對我的家鄉是永遠保留歸屬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