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6:孩子6歲,女孩。出門看見啥都要,不給買就哼你,嘟嘟囔囔的,要是給買了,回家也沒見怎么喜歡,就放在那兒。謝謝老師。
答:對于新鮮事物,孩子有好奇心是好的。孩子想要也正常,關鍵是家長的態度。一般我們剛開始會拒絕,啰嗦很多話之后,要么威脅,態度蠻橫就是不給買,要么就是懶得和孩子僵持,趕緊買了拉倒。孩子對于自己父母的模式,了解的一清二楚,他一定會試探各種方法去讓自己贏,不管結果怎樣,他都要試試的。
對于買玩具這個事情,家里最好是有規定,不是表現好就買,表現不好就不買,正面管教不推崇獎勵機制,也不推崇懲罰機制,要的是和善而堅定。
1)? ? ? ? 過節,過生日等事件,可以送禮物。或者定期可以買,這件事,孩子要明確知道。
2)? ? ? ? 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會把規定看到很重,這個是需要家長執行起來,孩子才能明白的,別說過了之后,家長先失信。(這個娃娃太好看了,媽媽給你買吧。你要是……爸爸就送你什么什么。因為你今天不聽話,所以機器人不給你買了等等。)行大于言,請說到做到。
3)? ? ? ? 拒絕孩子是有方法的,“我們的約定是什么?”(不是 不都說好了嗎,你怎么還要?)“這個玩具是挺好看的哈”(不是 買完了你也不玩,多好看也不許買了)“你的零花錢夠買這個玩具嗎”(不是 媽媽今天沒帶錢,或者咱家現在沒有錢了)? 換一種方法,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請試試。
4)? ? ? ? 6歲的孩子,可以做家務活,也可以有零花錢。這兩件事可以培養孩子的許多社會技能。
5)? ? ? ? 出現權利斗爭的時候(不買就哼你的現在),請給孩子選擇,讓他做決定。當然是跳出買玩具的事情,對于其他事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