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娃微
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左傳·昭公十五年》
現在的網絡上,各種勵志雞血文是越來越多了。
很多故事其實很雷同,而且絕不屬于巧合。
大多是一個個青年,社會背景、教育經歷甚至連長相都毫無懸念。經過一些可歌可泣的努力、和自己死磕、永不服輸等等不可描述之后,迅速登上人生巔峰。
他從金字塔尖探出頭,俯視地上的人們,說,
“要相信你自己,去拼命努力啊。你能!”
真是人神共憤。
不可否認,這樣開掛的人生現實生活中一定有。但是,運氣、時機、人脈、資源等因素被輕輕帶過。故事看的多了,真的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
原來牛人和我,好像也就一個指頭的距離嘛。
確實只有一個指頭。就是你用來戳屏幕的那根指頭。
當你內心充滿期待,感覺有一天也能身披金甲圣衣,腳踩五彩祥云,活成大圣的模樣,可眼前的現實卻是,城市依然擁擠,競爭還很激烈,房價永遠高到咂舌。
你連金箍在哪里都還沒有找到,依然是個沒有什么道行的凡人。
這樣的人生不撕裂么?這樣的人生會愉悅么?
作家盧新華在日記中寫過一段話,
聰明的人要準確、及時、迅速的找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最好的人生就是量力而行。
01.
我有位朋友,創業公司的實體生意穩扎穩打做了多年,有了不錯的規模。
年初,他被“多家公司引入ABCDEG輪融資,四處敲鐘,成功圈錢數十億”的故事攪弄的熱血沸騰,于是,雄心壯志的要走上市的道路。
于是,他不惜成本的引入高級經理人團隊,四處接洽投資者。興致勃勃的往互聯網+的風口策馬狂奔,一騎絕塵。
且不說這個行業里各大巨頭早早布局,牢牢把控市場份額,規模小一些的競爭對手并沒有優勢,何況他也無出挑的技術或者更為創新的思路。
單從性格看,朋友穩重有余而強勢不足。他是個和平時期的守成之主,卻要帶領一群人去攻城奪地,應付殘酷的廝殺。惟有靠運氣一搏。
然而,運氣并沒有青睞他。由于缺乏持續的增長點和新思維,風投遲遲沒有進入。他和職業經理人意見相左,矛盾很大。面對這些,本該及時調整策略或者團隊,他又下不了決心。而前期的大成本已經投入,資金鏈捉襟見肘。
有朋友好心建議,應該壯士斷腕,及時止損,他頗有些壯懷激烈的說,“當年的馬云,不是也四處碰壁,沒有人搭理嗎?現在他還不是讓人高攀不起了?”
性格決定命運。他高估了自己,卻終究成不了馬云。能擠到門口看一眼風向,已算運氣。
02.
前一陣的一個網絡貼引起了很多人關于中年危機的熱烈討論:“兩套房兩個娃,38歲被迫辭職入不敷出,是我不夠努力么?”
男主就職于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研究生畢業后工作10年。在這家以高收入聞名的公司里,男主過分樂觀的估計了收入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在深圳的房價脫韁野馬一樣瘋漲時,勇敢的做了首付貸又投資了第二套房。每月的銀行貸款支出3萬+,超過了月薪。
只能說他真的很“勇敢”。家有兩寶,太太全職在家,貸款外所有生活開銷從年終獎金中支出,家庭的資產負債率簡直高的可怕,徹底透支了未來的收入能力。
而他自己,打工十年,也勤勤懇懇的加班忙碌,卻只是做了一顆盡職的螺絲釘。既沒有預判公司外派政策的影響早做籌劃,也沒有通過學習進行自我增值,缺乏重新開始的競爭力。
失去這份工作并不可拍,可怕的是已經找不到為他莽撞的投資決策買單的工作。
很多朋友常互相調侃,“社會早就階層固化了。中產階級上升的通道已然關閉,可下滑的通道永遠都在打開啊。”
在飽嘗因決策錯誤而釀成的苦果時,他們心里一定在吶喊,
所有現在流的淚,都是當時腦子里進的水啊。
03.
關于逃離北上廣的話題,無論什么時候拿出來,都會有很熱烈的討論。
有一期《奇葩說》里,辯題是“要不要逃離城市的霧霾”。辯手肖驍的一番話讓人捧腹又發人深思。
他說,“對方辯友更喜歡原生態,要逃離城市的霧霾去草原。我只想說,我是個學傳媒的,是個辯手。
假如我也去了草原,難道我要對著空曠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做媒體和搞辯論嗎?”
每個人都要面臨選擇,可選擇真的要建立在理性思考和分析上哦。盲目跟風,你真的可能毀掉自己的人生。
比如,你熱愛奮斗熱血沸騰,又具備不錯的能力,那么請忍受霧霾和重壓,在城市里繼續打拼,就算人生不能開掛,也總會有回報吧,足以讓你滿懷成就感,感恩人生沒有白活一場。
如果你性格里更熱愛自由,厭惡城市空氣的骯臟和拘束,那盡可以放飛自我,去追隨詩和遠方。游蕩在山水之間,或是隱居于寂靜小城。歲月一樣靜好,無須負重前行。
假如兩者互換,就像給自己選了雙不合腳的鞋,還非要穿著它徒步10公里。直到腳上滴血,心中流淚,妥妥的人生悲劇。
04.
量力而行,絕非給人生設限。而是先冷靜的給予自身理性的分析和判斷,然后,向一個靠譜的目標去努力。
懂得學習和積累的人,還會不斷提高和自我增值,為每個階段設定不同的目標,逐級上升。進一寸便會有一寸的歡喜。
即使發現方向錯誤,也應該及時止損,避免孤注一擲。香港自媒體第一人Spenser,我的寫作課老師,就在文章里說,最怕多年辛苦投入,最終發現下錯注。
試錯、入坑都是繳學費,發現了就要趕緊回頭,另尋出路,千萬別拖到損失殆盡,救無可救的時候。這時拖累的,可能已不僅是你的人生,還有別人的人生,比如合作伙伴,比如家人。
作家莫言說,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
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積累。
最好的人生,就是量力而行。然后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