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要擁抱自己,繼而才能擁抱世界
『那些痛苦不堪的事,最后都會笑著說出來』
在剛剛結束的第55屆金馬獎上,徐崢擊敗了段奕宏、邱澤、鄧超和彭昱暢,捧起了金馬獎杯。
而從觀眾席到話筒的這點路,他已經走了快二十年。
在這一刻他笑著調侃自己道:
我覺得入圍的演員都非常優秀,
所以評委們一定是考慮到了,
某位演員的年齡和體重都比較資深,
所以我拿到了這個獎。
臺上臺下一片歡聲笑語。
今年是徐崢的豐收年,《幕后玩家》、《我不是藥神》、《江湖兒女》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每一個人都很羨慕他,全能的典范,
做演員可以做到上節目當導師,做導演可以做到絕對的票房保證。
而在這些光環的背后,是數不盡的心酸與執著。
/02 /
『內心充滿自卑感的人,是當不了好演員的』
徐崢說年少時的頭發是很長的,
可以梳著像郭富城、周潤發那樣的發型。
后來到了大學二年級,噩夢來臨,禿頭成了他的新標簽。
年少掉發的煩惱,對于一個有著演員夢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不停地尋醫問藥,找尋偏方,都無濟于事,
每一次在寢室里摸藥水還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
徐崢最終與世界和解的方式我們都看到了,
他把自己剃成了光頭。
曾經折磨得他茶飯不思的事情,
「不就是剃個光頭、半個小時、五毛錢的事嗎?」
說得輕巧,但我們可以讀出里面的坎坷。
每一個外形條件不佳的演員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或者說,
每一個天生沒有那么美的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我們可能會抱怨自己不夠高,可能會抱怨自己太胖。
但接納自己,永遠是你邁向新生的第一步。
/03 /
『看,那個豬八戒』
搞定了頭發問題之后的徐崢,發現這遠不是他最大的阻礙。
禿不禿頭完全不是問題,因為沒有任何人找你拍戲。
無奈之下,他只好和朋友自建團隊,自導自演,堅持夢想。
而在猶豫彷徨了一陣子之后,他終于得到了一個機會。
一個,演豬八戒的機會。
“好春光,不如夢一場”
這首歌我們大家應該都聽過,豬八戒這個角色給徐崢帶來了演藝事業第一個小高峰,也帶來綿延十年的苦惱。
走到哪里,大家都是嬉笑著說:“看,豬八戒來了。“
標簽貼上很容易,但是撕掉就很難了。
為了打破這個標簽,他出演了《李衛當官》。
然后,大家開始說:“看,那個李衛演的豬八戒來了!“
這個時候徐崢終于明白,這種稱號無非也是觀眾對角色的另一種認可,如果一直在意下去,只會越陷越深。
我們想要做某件事的時候,
別人常常會告訴你說這么做不行,這么做不對。
但只要我們自己知道想要去的地方是哪里,
別人的意見便不會左右我們的抉擇。
/04 /
『囧途才剛剛啟航』
經歷了起起伏伏之后的徐崢,
開始從單純地關心自己的角色,變成了關心整個劇本的邏輯。
他思考著道具應該怎么擺,服飾應該怎么搭,才是更合理的選擇,
漸漸地,他從豬八戒開始變成了徐導,
一部又一部的作品,讓他成為了票房鐵的保證。
他也越來越圓潤自然,接受自己好的一面,壞的一面。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向往的生活》里,
被黃磊和何炅按著洗頭,
所有人看到這段都大笑不止。
事后還發微博調侃:
洗個頭沒上熱搜,哥也是不甘心!
通透這個詞,大概就是如此。
/05 /
『好演員的春天來了』
我們總是在抨擊現在的娛樂圈:
流量當道、毫無誠意、弄虛作假、欺騙觀眾。
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看到中國電影這一二十年來的迅猛發展呢?
市場的蓬勃發展勢必會泥沙俱下,
但當潮流褪去的時候,我們便可以留下真正的好作品。
《我不是藥神》其實是一個很俗套的故事,
浪子回頭,治病救人。
但它就是很動人,
動人的地方在于一群好演員為了一部好電影而全力以赴。
這樣拍出來的電影,是有靈魂的。
徐崢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
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為什么?
因為越來越多的觀眾具備了審美的水平,
我們漸漸開始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糙。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和你都將會是見證者。
而徐崢這樣的演員,
則是這樣一個時代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