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教學篇中,我已經指出:在一場40分鐘的比賽里,即使你打滿全場,那么你最多也就4分鐘左右是處于有球狀態的。其余36分鐘(16分鐘無球進攻+20分鐘防守)是處于無球狀態的。而我們平時幾乎所有的練習、關注的焦點只放在了那4分鐘上。就像我們平時觀看籃球比賽一樣,我們更愿意把眼球放在兩隊的進攻端,更愿意欣賞隊員帥氣的過人技術,又或者是對球隊進攻配合的精妙贊不絕口。但我們很少注意球隊防守端的細節,球隊的防守策略是放空遠距離投籃還是夾擊對方主力球員等我們并不關心。出現這樣的原因,我想,是因為進攻端帶來的觀賞性更強,給我們的心理體驗更美好。但即便如此,我們卻不能否認防守的重要性。因為防守可以直接降低對方的投籃命中率。
對于個人防守技術而言,分為防守有球進攻隊員和防守無球進攻隊員。防守有球進攻隊員又可以分為:防持球(持球指的是進攻隊員剛接到球還沒開始運球的狀態又或者是結束運球后球停留在手中的狀態)和防運球。防守無球進攻隊員可以分成:防守強側無球隊員和防守弱側無球隊員。(當然,分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據球員的位置、球員所在的區域等進行劃分)
今天,我要講的防守內容是最基本的一種情況,也就是你防守的進攻隊員剛剛接到球(持球狀態,主要是在外線拿球),你的防守方法。
在這里,可以有兩種情況:1.你了解這名隊員的進攻特點。2.你不了解你防的隊員。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你了解你防守的隊員。有三種可能,第一,他是一名投手。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在他接到球之前你就要完全的貼緊他,距離是零。在他接到球以后,你也要盡全力貼住他,放突不放投(讓他多突破少投籃)。下面的動圖為勇士隊防守老鷹射手科沃爾(26號隊員)的策略。
第二種可能,防守善于突破的隊員。在這種情形下,防守的距離在一臂半的距離(防守姿勢在后面講到)。因為這樣在對方突破時,你有時間可以反應過來。放投不放突(讓他多投籃少突破)。NBA很多球隊在防守中鋒時就是采用的這種策略。
好,接下來講一下大家平時打球最常遇見的一種情況,就是我對進攻隊員的特點不了解(又或者是這名隊員突破和投籃的能力都較強,第三種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你距離進攻隊員應該是一臂距離(為什么是一臂距離呢?因為如果是對手直接投籃,那么你可以直接伸手干擾到他;如果他選擇突破,一臂的距離也可以讓你有反應的時間),兩腳打開比肩寬(這時你可能會問,比肩寬多少呢?我的答案:每個人身體結構不同,因此不能是固定的寬度,但有一個原則:讓你的滑步移動起來最快),膝蓋彎曲(小腿與大腿所成的角度在135°左右,也可根據自己的移動速度做調整)。身體的軀干正對進攻者的軀干。一般雙腳是平行站立(右腳微微略靠前)。當然,你可能會說,比賽里很多時候防守的腳是左腳在前的,這是因為教練的防守策略的選擇,也許是為了讓進攻者用弱側手運球,也許是為了迫使進攻者向邊線運球。但是對于廣大初學者來說,我們只要右腳微微在前就可以了。此外,你的右手可以向前伸直干擾對方的視線,左手在左側打開封堵他的傳球。
大家可千萬不要覺得這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僅僅是距離的問題我們就很難掌握了。有時當進攻者接到球后我們很緊張從而快速向前移動,這樣進攻者利用你向前的慣性一步就可以把你過掉;有時你又害怕進攻者突破速度太快而離他太遠,從而讓他輕松投籃得分。一個好的開始防守姿勢,可以讓你占據防守的主動,讓進攻者產生畏懼的心理,讓他投籃和突破都不太容易。這為你后面的滑步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無論是半場的比賽還是全場,很多球員都喜歡用手去防守。請大家記住,任何一名出色的防守隊員從來不是依靠自己的雙手。而最基本的就是腳下的快速移動,是靠自己的腳步移動技術來限制對手。
防守,不是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