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是很多人如今對自己的質疑。
當今大部分的80后,90后稍微晚一點的應該都從初中開始就接觸英語了。盡管剛開始都是從Li Lei, Han Meimei開始的,但無論如何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
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在問自己這句話:為什么我學了這么多年,還是學不好英語?
答案只有一個,因為你一直是在“學”英語,沒有“用”英語。
英語大神李笑來老師在紙筆墨上有一篇自己的文章(應該在他的公眾號上也能搜到),叫《人人都能用英語》。感興趣的看官們可以去看看這些觀點。
如今我要從幾個自己切身的體會來講講如何把你“學”了這么多年的英語真正“用”起來。
這么多年的“學習”英語的經驗,大家應該都知道,“學習”英語無非從以下幾個方面:
聽-說-讀-寫
不過,殊不知,簡單的四個字,說得容易,真正做起來卻很難。
想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因為是英語專業,面臨著專八的最終考驗,不得不起早貪黑地練習。
聽: 聽VOA, BBC
說:瘋狂地參加各種英語角
讀:早讀地時候瘋狂地跟著錄音念書
寫:沒事就做做翻譯
殊不知,專八一考完,如果不從事這一方面的工作,當年的那些苦工也是白下了。
好在研究生還是選擇了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并且在繼續走的過程中,因為時代的進步,工具的更迭,更重要的是我個人的覺悟,開始對“用”英語有了新的領悟。
同樣是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入手,但以前用的方法已經完全可以拋棄了。
- 聽
過去幾年,我們常常聽VOA,BBC的新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應該對這兩個廣播臺的名字和內容都不陌生。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我們能聽到的往往是比較過時的新聞,而新聞最重要的不就是“時效性”嗎?如果“新聞”已經過時了,那我們僅僅用它來練習聽力是不是有點太事倍功半了。
如今我比較推薦大家用TED來練習聽力。
WWW.TED.COM
TED的宗旨是“Idea worth spreading" 因此,在這里,你不僅能收貨 “聽力”練習,還能看到
最前沿的科技,最酷炫的設計,最合你胃口的任何主題的演講
這使你以后在需要“用到”英語的時候,不僅能真正聽懂別人在說什么,還能將在TED里面吸收的信息,輸出出去。
練習聽力的第二個不二法門就是上一些MOOC課。而且為了磨煉你的耳朵,盡量不要選擇網易公開課里面的有翻譯的課程。
這里比較推薦coursera
在這里,你不僅能享有純英文的環境,還能足不出戶體驗到全球最頂尖大學的熱門課程。像哈佛最熱門的“幸福課”等,甚至還有一些各個學科的專業課程,不僅能練習英語,還能學到真正有用的技能,一舉兩得的事情誰不愿意呢?
有的課程還能在結業后頒發證書,不僅對你的學習有一個激勵的效果,也許某一天證書還能為你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
當然,這個對于想要去留學的學生更能起到過渡的作用,讓你從中文的教學中過渡到純英文的環境,讓你慢慢適應國外的課程,而不會一出國就整個“蒙圈”了。
- 說
說這一方面,只要你大膽,敢于去結交外國人,其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但如果你比較羞澀,還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的。例如利用skype去結實一些外國友人,在和他們視頻的過程中也可以練習英語。
如果你覺得還想更進一步更有針對性地練習。
或你覺得自己的基礎實在太差,都沒有辦法開口英語,我建議可以用** 51talk**
這個網站可能有的人會吐槽,但我覺得如果短期內想要提高口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我周圍有很多機會會用到英語,所以我基本很少用到這個網站,但是我之前有一個備考雅思的同學用過之后評價挺不錯。
付費之后會有老師和你聯系,你們可以約定上課的時間,然后老師會根據你的需求,為你定制口語課程。
類似的軟件還有很多,有心的人可以多搜索幾個作為對比,在這里我只提供一個途徑。真正想要學好一門技能的人,是不會受困于找方法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網站上的老師很可能不是英語為母語的人,但是從練習的角度并不妨礙你自己的表達,他們也可以為你的表達糾錯。
但如果你想要說一口真正標準的英語,除了多對話之外,還應該多跟著標準的教材練習發音
練習發音比較推薦《新概念英語》和王強的《生而為贏》
- 讀
說到讀,我希望大家可以反思一下,你們有多久沒有看過純英文的文章了。大家每天沒事就刷刷朋友圈,刷微博,刷知乎,卻在抱怨自己英語始終沒有提高。我試問,你是想一個雷劈下來,你突然就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
讀,當然就是要讀英語原文的文章了
如果是基礎薄弱的,我比較推薦百詞斬的閱讀計劃
這套書是將長久以來經典的英文小說縮減之后,比較適合剛開始練習純英文閱讀的人練習的書籍。
它的模式其實和《書蟲系列》很像,但是從裝幀,排版,和插畫方面來看,更符合今天大家的審美。
而且這套書也在持續更新。更可貴地是,這套書貌似可以提供音頻,因此也是練習聽和讀的一套好教材。可謂一舉三得。
如果你稍有進階了,那個這套書可以放一邊了,這時我比較推薦大家用Quora
Quora可以說就是外國的知乎。而且不得不說知乎在前期的發展中有諸多方面都是借鑒的Quora.
和知乎一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定制一些話題,它每天也會推薦一些你可能會感興趣的問題和回答到你的主頁上。
因此,如果想培養英語思維,英語閱讀能力的人,我建議你們還是放棄微博,知乎,沒事就刷刷Quora,上面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和回答。
例如:How to be rich in short time. 等等。
曾經還有一位對英語不是很感冒的朋友跟我說
開始刷Quora之后,我會忘記自己是在看英文,因為我看到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忘記自己是在看英文了,那么你的英語能力的確是有了質的飛躍。
如果你的還要更精進一些,我覺得你可以看一些專業的文章了。這時候《經濟學人》這類的雜志是一定跑不掉的了。
看專業的文章當然是首推《經濟學人》
不過這個網站似乎被墻了,實在感興趣的可以去翻一下。
如果需求不是特別強烈的,可以下載他們的app,名字叫
economist espresso
這個app下載之后,每天可以免費看一篇推送的文章,我覺得普通人一天能看完一篇已經足夠了,如果能堅持一天一篇的量,練習英語應該已經綽綽有余了。
如果覺得看了之后有點不過癮的,可以subscribe,這樣每天就可以看多篇了。
尤其是學MTI (翻譯碩士)的同學,我“墻裂”建議你們每天都去刷刷這個網站,上面的文章可以說是最新,最潮流,最具權威,最有發言權,最具代表性的經濟,金融類文章。
常常看這些文章,不僅能提高你整個人的邏輯能力,閱讀能力,還有你對全球局勢的把握也會增強很多。不知不覺你會發現自己好像在朋友聚會時什么話題都能插幾句,有時候還能成為整個話題的中心。
而且如今諸多論壇,有很多英語學習的愛好者會自發翻譯《經濟學人》的文章,供英語學習者們交流學習,這樣的行為真的是非常雷鋒。所以,如果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些這樣的公眾號或者是論壇,對你們的學習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如果覺得接觸《經濟學人》有困難的同學,我也非常非常強烈地推薦FT中文網
FT中文網是
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旗下,為中國大陸讀者推出一個商業財經網站。
我在考研期間,就每天都會上這個網站上來看看,直接找到其中的一些文章來聯系翻譯。
這個網站最好的一點是會提供“中英文對照”,你可以選擇純英文、純中文或中英對照。
而“中英文對照”就可以非常好地練習翻譯。不是學習翻譯的人也可以參考給出的譯文來判斷自己對這一段落的理解是否正確。
當然它也有app的版本可以選擇,讓你隨時隨地都能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提高水平。
我十分推薦這個網站的原因還在于它有一個欄目叫做
FT商學院
里面有一些針對網站中文章出的閱讀題。更妙的是網站會為你自動計時,會自動估錯,還會為你提供一些生詞的釋義。
這一個欄目針對有考試需求的大學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了。
不瞞大家說,我在考研時候的閱讀題,有兩篇是從這個里面出的原題。(一共四篇閱讀,這個概率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 寫
寫這一方面說真的,如果不是有考試需求的人,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學習寫應用文(即郵件,書信,memo等)。
因為不論是考研,考雅思等都會有應用文寫作。
而如果你是上班族,又一不小心進了外企,那英文的郵件,MEMO,PPT之類的肯定不在少數了。
應用文方面的書籍有很多,我就不一一推薦了,某東,某當,某遜上都是數不勝數的,大家多去看看購買評論就自見高下了。
這里我還有一個比較推薦的方法,就是多做翻譯。翻譯其實就是一種寫作。兩者是互通的,翻譯好了,寫作自然不會差。寫作好了,翻譯自然可以加分。這是我作為一個翻譯專業的研究生的一些心得,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也希望大家指正。
以上是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談了談到底怎么樣把英語“用”起來。
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反思:為什么這么多年了,我都學不好英語。
原因只有一個:你!太!懶
但從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開始還不晚。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以上幾點,英語卻還沒有提高。給我私信,我免費給你上課。
但如果你通過以上的方法真的提高了英語水平,還希望能到本文下面的留言區里或者私信給我來個feedback,讓我能更有信心把自己的經驗傳遞出去。
總歸還是一句話:
學習語言沒有捷徑,勤學苦練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