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工作日的家,已經快九點了。
婆婆看到客廳里一地的玩具,各種玩具,很不悅。
是的,周五婆婆提前回到周末的家,我們一家三口在這邊,兒子把好幾種玩具一起都拿出來玩,而且這幾種里面有三種都是積木,還有一套是大木頭的。所以,真的挺亂的。當時走之前我的想法就是,這周回來等婆婆幫忙收拾,或者等我有空再收拾。
婆婆真的很不悅,我想她也是看不得亂的人,何況亂成這樣,她在那里嘮叨了幾句:這么亂我明天沒法打掃地板之類的。對了,這時我想起來,其實婆婆是很少幫我們收拾的,她只是負責打掃地板。
婆婆嘗試收拾了幾個大塊積木,就停了下來,很氣憤地說:明天我就拿一個大袋子全部裝了,丟到垃圾桶里!
兒子在一邊玩磁力片,好像沒聽見。
我聽了很難受很氣憤。特別是那個丟垃圾桶。
其實已經九點多,我沒打算收拾了,我跟兒子說趕緊洗刷上床睡覺了。但是那句話讓我特別難受。
我感到呼吸急速了,我看到小時候媽媽這么說的“丟垃圾桶”的語氣和氣氛。我難受。我想做點什么宣泄。
我看了一眼兒子,他還在繼續玩磁力片,好像沒有聽見。本來,如果項平時,我一沖動就要吼兒子:快收拾,你干嘛不收拾等等。其實,我覺得不收拾也是可以的,我只是受不了婆婆那樣說。接著我我看到,是我接受不了婆婆那樣說,是我的情緒,感到難過的人是我,不是兒子。
所以我覺得我想收拾,那我就收拾。
我開始收拾,并且,我開始邀請兒子跟我一起收拾,這時我并沒有責備兒子不收拾的情緒,我只是因為覺得太晚了,我們兩個人一起收拾可以快一些,而且這是兒子的玩具,他可以玩也應該收拾。
是的,這里我處理好了,我和兒子之間的界限。
但是我還是有一股氣在心口和腹部之間的位置,感覺出不來很難受。為什么呢,因為我還是對婆婆的話感到難受。
就是我想要怎么辦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安撫我的內在小孩的時候,忽然一個聲音告訴我:婆婆不是針對我的。我難受,這是我小時候的保護機制,當我聽到“丟到垃圾桶”的時候啟動的保護機制,這是針對我小時候的事情的保護機制的。而現在,我是一個成人了,我可以用成人的智慧去分析,我的這個情緒只是針對小時候的事情而啟動的,這個情緒也不是針對現在這個事情的。
忽然地,這個情緒的力量就消失的。
這樣的經歷,用頭腦真的很難分析明白,就算講明白了也很難體會到。
這樣的話,其實經常聽到或看到,但是在情緒來臨的時候卻沒有起作用。
內功真的是要修煉的,到了合適的時間,耳語就自己蹦出來了。
感恩這次神奇的體驗,讓我一下又回到的中正。感恩這次神奇的體驗,讓我跨越了問題。
后來我跟兒子把玩具收拾好了,十點上床,我一直說,好累呀,下次是不是應該考慮玩完了就收好呢?但人家卻很有理由,那就是要放在那里隨時玩的呀,現在收拾剛剛好呀。
學習了,不是讓問題不再來,而且當問題來了我們對待的態度。
這次體驗了正中,也并不意味著我一直就可以每件事都這么正中,因為我們都不是完美的,怎樣做都是可以的。只是有了這樣的體驗,身體也體驗到了,問題來了還可以有第三種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