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今何在
? ? ? ? ? ? ? ? ? ——《悟空傳》
? ?我像一個優伶,時哭時笑著,久而久之,也不知這悲喜是自己的,還是一種表演,很多人在看著我,他們在叫好,但我很孤獨,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我幻想著我在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世界,那里只有神與妖,沒有人,沒有人間的一切瑣碎,卻有一切你所想象不到的東西。但真正生活在那里,我又孤獨,因為我是一個人。
? ?看《悟空傳》,初是混亂的,畢竟有關《西游記》的改編,如今是太多太多,以妖魔鬼怪大做文章,說是以此展現何為善,何為人之根本。在我看來,如今的陣勢貌似有些走偏,而《悟空傳》,恰恰由一只樹妖做開篇,探討著人一生下來便擁有植物生靈難以修煉出的唇舌與四肢,它深感這人世的不公,要吃人來彌補目前的不足。
? ?玄奘有點濟公的模樣,濟公曾吃下雞肉說,心中無雜念,吃便吃了,你心中有這葷念,更是嚴重。又有一種說法,濟公吃下一個雞腿,從口中吐出一只活雞,這也叫普度眾生,那葷腥或許并非穿腸而過。玄奘一逢美女,兩眼桃花,也不忌口,大肆夸獎,這美貌自然能入人眼,夸萬物之美,又怎會是罪過。逍遙自在的玄奘,還與白龍馬有一段緣分,這與《西游記》中的唐三藏相比,完全是顛覆,讓我想起一部電影《情癲大圣》,雖說劇情有些夸張,但與《悟空傳》還是有相似之處。
? ?以“悟空”,“大圣”為題,主要情節確是繞著玄奘來轉,這也可能是我太關注玄奘了。悟空在這本書里的形象猶如精分,它說是有個獼猴假扮它,干了傷天害理之事,殺了師傅唐玄奘。然而它去東海取定顏珠,卻是一個不樂意,殺了那東海龍王,攪得東海一陣血腥,這也是孫悟空自己做下的事。回顧玄奘死去,真正留下眼淚,有難過的只有豬八戒一個徒弟,悟空和悟凈想的是此番沒了禿驢帶路,以后的日子恐怕逃不出飽受拘束,趕緊復活了他,盡早取得西經,成了那所謂的佛。
? ?關于書中的愛情,白馬愛上了看似不正經卻在心中裝有天下的玄奘,白馬愛他目光里的溫柔,化作一只行動不便的魚兒,愿終生陪伴在他身旁,這才有了白龍變白馬。悟空與齊天大圣,本就不是一人,悟空能在阿瑤的眼淚下停住它手中的金箍棒,而齊天大圣不會,妖只能是妖,終究成不了人,齊天大圣看不到皮相下的情感,這妖擋了去路,增了心中不快,就要讓他灰飛煙滅,保證這以后的生生世世,不再見到,再惹得心中不悅。
? ?讀罷,這書中我沒能找到自己,如果一定要選個作為代表,我仍舊堅持自我,這書中的每一個人,或神,或妖,不都是如此么?
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風月何用?不能飲食。
纖塵何用?萬物其中,變化何用?道法自成。
面壁何用?不見滔滔,棒喝何用?一頭大包。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從何而來?同生世上,齊樂而歌,行遍大道。
萬里千里,總找不到,不如與我,相逢一笑。
芒鞋斗笠千年走,萬古長空一朝游,踏歌而行者,物我兩忘間。
嗨!嗨!嗨!自在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