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連續四天沒有寫作了,那種感覺就像是身體臟透了卻不能洗澡。
一年的寫作訓練,已讓我習慣了寫作的生活,每天寫字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這些天,我在忙什么呢?
工作的調動。
大家都知道我是學中文的,按說進高校最對口的應該去人文學院。可是,學校人文學院多年來一直沒有進人計劃,倒是圖書館缺一個上文獻檢索課的老師,于是,我就應聘到了圖書館。
剛進館的頭半年,說實話心里挺失落的,總覺得自己錯失了專業。
半年后,我被分配到參考咨詢部,開始上文獻檢索課,并且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學到了很多新知識。這時,我逐漸理解,原來圖書館并不是借書、還書那么簡單,也要講究現代化的管理和服務理念。
館里領導知道我喜歡上課,除了給安排了文獻課,也讓我負責一些相關的講座。
平時,館里也經常舉辦些有意思的集體活動,比如聯合學生一起搞“世界讀書日文藝晚會”,元旦時辦自娛自樂的教師元旦晚會,教師節舉辦茶話會,甚至還出動半個館的人一起排了爆笑的舞蹈串燒“Nobody”……
在這樣一種即充實又其樂融融的集體氛圍中,我逐漸適應了圖書館的生活,一心要去人文學院做教師的執念早已被淡忘。
然而,入館7年后,一個機會突然擺在我面前:人文學院出現教師缺口,只要我提出申請,就有可能被調入人文學院。
得到消息,我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無比的糾結,那種不上不下的淤堵簡直要把我逼出眼淚來。
做決定的那兩天,半夜躺在床上,思緒還在不受控制的翻滾:
為什么在我最想要的時候,機會不肯垂青我,當我已坦然接受現實的時候,機會卻又從天而降?
在圖書館,所有的工作我已干得得心應手,也有關系非常要好的同事。大家在一起插科打諢無拘無束,工作上也是毫無私心的互相合作。我留戀這種氛圍,貪戀這種溫暖。
而去了人文學院,則是全然陌生的環境,面對更大的工作和科研壓力,我是否能承受?
可是,站上中文系的講臺不一直是我的夢想嗎?機會擺在面前,不去嘗試一下,年老的時候會不會遺憾?
我已經33歲了,如此尷尬的年紀,未來還有多少改變的機會?
我想了很多,現實的因素,理想的因素,未來可能面臨的種種困難。
但最后,我還是決定為夢想努力一把。
就像我的個性簽名里寫的,我是絕對的理想主義者。
當我把轉崗申請遞到領導手中時,領導的第一反應是意外、不舍和挽留。
大家都覺得我去人文學院不算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在圖書館顯而易見的職稱評比和科研壓力都小。
我只能一再地表明自己的決心,讓大家理解我并非是一時沖動而做下了幼稚的決定。
經過一番波折,我終于提交了轉崗申請。
這期間又經歷了層層審批和漫長的暑假,我幾乎要放棄了。
開學第一天的下午,關系要好的同事告訴我,學校正在開會研究近半年所有人員的調崗申請。
我的心情馬上從平靜變成了焦慮。
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確切消息,其他人的調崗申請都通過了,只有我是待定。因為,有人提出異議:教輔人員是否具備上課能力?
我被告知,要在兩天后進行一次公開試講面試,領導打分通過才能批準我的調崗申請。
我心里有一絲不服氣,同時也被激起了斗志。
我心想,講就講,講課我是最不怕的,試講不過是給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抱著這種心態,我開始積極備課。
試講那天,被分配來聽課的中文系的學生們很早就來了,他們安靜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著。
望著那一雙雙明亮又純凈的眼睛,我心里那個沉寂已久的夢仿佛突然又蘇醒了。
我站上講臺對大家說:“同學們,今天是對我個人而言很重要的一次公開試講課。很感謝你們來聽我的課。如果這次課講得成功,我有可能會成為大家的老師哦!”
同學們望著我,眼里滿是溫暖的笑意。
剛講完這段話,聽課的領導就陸續進來了。
我深吸一口氣,心里默念著,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能再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們。
學生們很配合我,講課過程中教室里笑聲不斷,互動不斷。原本準備了45分鐘的課,只講了半小時,領導就做了個手勢叫停了。
緊接著教室里響起孩子們雷動的掌聲,我很感動,深深鞠了一躬。
等我再抬起頭,正迎上聽課老師臉上綻放的笑容,那一刻,我知道,我終于通過了!
通過面試后,剩下的就是到各部門蓋章走流程了。
去館長那里簽字的時候,館長拿著調離申請表,默默看了很久都沒有說話。
因為他知道,只要他簽上字,我就正式離開圖書館了。
我站在他旁邊,心里涌動著萬千情緒,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我們都沉默了很久。
然后,館長拿起筆寫上了同意兩個字,又很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把表遞給我的時候,說了一句:“試講,我就知道你沒問題。”
我接過表格,很想說一句,“館長,不管到了哪里都是你的兵”,但終究覺得太煽情,脫口而出的只有淡淡的四個字:“謝謝館長!”
館長對我笑了一下說:“快去跑手續吧!”
我走出辦公室,又去隔壁副館長和流通主任那里告別。
主任蹙眉望著我:“小韓,你真的要走了啊?”
她語氣里的憂傷一下子引爆了我心里積蓄的離愁別緒,眼淚突然就不受控制地流下來了。
7年了,剛畢業時的迷茫,婚姻的坎坷痛苦和重新站起來的倔強……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這里度過。
這些人是我生命的見證,他們既是同事,更是朋友。
在這里,我被保護得很好,雖然已經三十多歲了,卻還是被當做孩子一般看待著。我經常會說些沒頭沒腦的傻話,可是沒有人會挑我的錯,也沒有人嫉恨我,反而大家都拿出最大的善意去包容我。
還記得,剛剛提出調離申請時,面對館長的再三挽留,我孩子氣地跟他抱怨大喊:“我就是想去人文學院,我喜歡中文!你為什么就不能成全我?”
事后,家里人擔心地責問我:“你怎么能跟領導發脾氣呢?得罪了領導是會被穿小鞋的!”
我愣了一下,是啊,都三十多歲的人了,怎么還能做出這么幼稚的事?
可隨即,我又釋然了,我心里清楚,我們圖書館的領導從來不會干給下屬穿小鞋的這種事。
我跟家人說:“不會的,我們館長不是那種人。”
其實,也正是因為我心里有這樣的篤定,所以情急之下我說話的口氣才敢那么沖。
事后,我給館長發了個信息:“對不起館長,那天我太著急了,說話語氣不好,您不要介意。”
很快,館長就給我回了信息:“沒事的。你遇上事情不要著急,著急是沒有用的。要記住:遇事不要慌,欲速則不達。”
望著那條短信,我心里有一絲暖意,也有被包容的羞愧。
這世上,有人靠權勢壓人,有人靠金錢收買人,但也總有人會靠著品德和氣度去征服人。
今天,我已經正式去人文學院報道了。
新同事們都很熱情,那一句句“韓老師,歡迎你”和坦然的笑臉迅速消解了我的陌生感。
我的一位同事曾跟我說過:小韓,不管是原單位還是新單位,兩邊的同事領導都很厚道。你是有福之人啊!
此時此刻,我真切地覺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幸運。
雖然我的路走得很慢,很曲折,但他終于慢慢轉上了正軌。
2017年的暑假,是我人生路的一個小小轉折點,我終于簽約了,也終于成為一名中文系的教師了。
我和文學又貼得更近了。
很多人都說人到中年是個坎兒,上有老下有小,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上。
可我卻未感受到這種中年危機,我覺得自己隨便往哪兒一躺,都有人能接住我。
慈愛的公婆父母,閨蜜般的同事,支持我的朋友貴人,他們給了我滿滿的安全感。
新的學期可以預想到會非常地忙碌,承擔著三個單位的課,還要當班主任,暫時負擔一部分教學秘書的工作……
但我不會退縮。
就像文章標題所說的,當命運突如其來,我們該怎么辦?
——除了欣然接受,你別無選擇。
因為,機會不會給你準備的時間,而我們只能在歷練中獲得成長。
作者奇奇,大學老師,專欄作家。憑個人努力逆襲的寒門女子。失過戀,失過婚,歷過坎坷,經過滄桑。絕對的理想主義者。想了解我更多,歡迎你關注我,讀讀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