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易效能已經有31天了,今天重讀了善用時間的第四章,結合本周的作業,主要聊聊工具的使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易效能推薦的兩個重要工具,一個是印象筆記,另外一個是omnifocus。我覺得of是我現階段使用比較多的,涉及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安排。易效能行動三角形主要闡述收集-排程-執行三個步驟,基本都需要用到of來完成。
一、收集,主要有兩種方式:隨時收集和批量收集,隨時收集應該更適合我們,這里隨時收集結合sire來使用的話更方便,隨時收集更能達到清空大腦作用,也不容易對雜事遺漏;當然,如果時間容許也可以做批量收集;
二、排程。這里相當重要,是對收集到的雜事進行分類、加工處理,這里需要應用一個論,就是給自己提三個問題:要不要做?我要的是什么結果?下一步的行動是什么?
用要不要做可以刪除一部分雜事,我要什么結果以及下一步的動作可以分類出雜事的時間類型,歸類到2分鐘以內的則馬上搞定,如果是2分鐘以上的又可以分成日歷時間和清單事件,清單事件又可以根據情境來分類,還可以根據是否可以委托?是否可以再刪除以及是否可以拖延來規整,通過這樣的反復分解,即使是100件雜事,到最后需要執行的就會變得更容易把控,也能從中更精準找到青蛙事件,然后用番茄鐘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用要事優先原則把它吃掉!
對這個行動三角形我現在算是終于比較了解了。另外還要注意一點就是of預測那一欄的事件加起來不要超過20件,這樣才能對本周的事件做更有效把控,如果有超就要做調整
圖片發自簡書App
行動三角形理論博大精深,善用時間第四章對工具的使用也做了詳細闡述。工具使用得高,才能更好提高效率,通過工具管理事件,才能更好清空大腦、放松大腦。真正做到管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