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是什么?
了解心理咨詢前生今世,讓心理咨詢走進平常生活。
文:Dr.CherylA.MacDonald
譯:心理咨詢師Mr.楊
大多數咨詢師想通過提升來訪者的領悟,來幫助到來訪者理解他們自身對于問題的想法和感受。這種領悟反過來能讓來訪者看到可以有各種選擇來學習應付各種生活壓力的新方法。一些咨詢師相信這樣的過程重點在于轉變,不過咨詢師不僅僅只是轉變的媒介。我將會從心理咨詢的歷史和類型、如何評價對治療的需求、咨詢的好處以及如何準備初次面談來探討心理咨詢。
什么是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是對涉及在有資質專家和病人、夫妻、團體、家庭或者來訪者之間協商治療的相互關系或者方法的總括。要討論的問題本質是情緒問題,這可以在起源、誘因、影響和合理的建議等方面有所不同。精確評估依賴于從業者的能力,而且可以隨著咨詢師的領悟、認識和綜合專業知識提升而發展或者形成。
心理咨詢包括了在一個人或者團體和有資質心理健康專家(心理學家、臨床社工、執證咨詢師或者精神病專家)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它的目的是探索感受、行為和想法以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或者實現較高層次成效。心理咨詢是一份給自己的禮物,以及通過努力提升自我良好狀態。咨詢師會運用各種基于溝通、討論、經驗上人際關系建立和表現的方法,這些都是為了改善來訪者的心理健康狀態,或者增強人際關系。
心理咨詢的歷史
對情緒或者精神問題的治療可以追溯回很久以前。傳統希臘人曾是最早認為心理疾病是一種醫學疾病,而非邪惡神明的象征。他們對精神病本質的認識并不總是正確的,而且他們的實踐多少有些獨特,不過他們確實承認治療受益于讓人放心的以及能安慰人的表述。隨著羅馬帝國的瓦解,中世紀里時間見證了那些相信超自然因素是精神病的根源的信念,和用殘忍手段來得到“惡魔附身”認罪的回歸。不過,一些醫師如帕拉塞爾蘇斯(1493-1541)主張使用心理咨詢來醫治精神錯亂。
有用的理論型心理咨詢大概是9世紀最初在中東由波斯醫生和思想大智者Rhazes發展起來的,而Rhazes也是當時巴格達精神病院的主治醫師。雖然有一些分散的作品對探討在治療情緒問題中的成效,英國精神病專家華特·庫珀·丹迪最初在1854年提出“精神療法”術語。同一時期里,科學心理學通常認為的第一個心理診所是由威廉·馮特在1879年開辦。然而,在此很早之前人們就一直在努力設計能進行評定和管理精神痛苦的技術。一些非正式的觀念認為心理咨詢風行了幾個世紀,比如個人能從專業人士那接受情緒輔導和安慰。
心理咨詢隨著心理分析的發明而提出,這種“談話療法”是由西格蒙德·弗洛尹德提出。他在世紀交替之際闡述了精神分析,以及通過他對嬰兒性欲、無意識、幻想的利用以及人類靈魂的表象的解釋為這個領域創造出知識增長。弗洛伊德在和他病人的實踐讓他總結出:情緒的困擾是由無意識中保留的記憶或者想法導致的。一些常用的療法包括自由聯想、釋夢和移情。主要以傾聽來訪者和解釋為主的精神分析將記憶引導回到意識中,然后就可以減少癥狀。心理咨詢的公認起源是在西格蒙德·弗洛尹德開始運用談話療法來治療來訪者的時候。在接下來的50年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和其眾多版本保留著這個在臨床上使用的核心療法。
在二戰后,臨床心理學家專心于心理評估以及心理咨詢應用并入心理專業中。不久以后,一些學者,如阿爾佛雷德·阿德勒和卡爾·榮格開始對心理機能和轉變提出新的解釋。一些其他理論家幫助改進和拓寬了方向,這方向覆蓋了多種基于弗洛依德導致無意識和有意識的基本信條的療法。接下來的理治療中重要方法的發展并不是因為獨特思維的結果,而是因為經濟方面關系。傳統上來說,心理咨詢是一個漫長過程,通常需要經歷很多年。心理咨詢發展得更加普遍容易接近,于是發展更簡潔的方法猶為重要。人文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杰解釋了以來訪者為中心的療法,這重心是在治療師給病人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卡爾·羅杰在40年代提出人際關系療法,該療法主張治療師對患者要表達友善、誠懇和接納。從50年代初開始,以人本主義心理學聞名的學派開始具有重要的影響。以來訪者為中心療法仍然是在臨床心理學方面最廣泛使用的模式。
行為主義在20世紀初發展成為主要的思想學派,程序如條件和關聯起著重要作用。行為主義現在可能不盛行,然而它的眾多實踐仍然相當普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運用采用了動物心理學的訓練來治療行為和情緒問題。行為治療經常利用社會化學習、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來幫助來訪者改變問題行為。近幾年來行為療法已經進行改良,開始重視思維和感受。60年代的認知重建同樣對心理咨詢運用產生重要影響,如心理學家開始專注于內部狀態如何影響表現和機能。認知行為療法發展成為幫助來訪者理解他們那些影響行為的焦慮想法和感受的治療方法。認知行為療法現在經常用于治療大量問題,包括抑郁、焦慮、成癮和恐怖癥。這種結合了認知和行為的療法已經足以成為不同精神病情況的初步治療。在60年代未,美國人民處于精神壓力當中,有超過60種不同的心理咨詢,從意象引導(精神意象和故事)延伸到心理劇。當時,所有治療方式主要是提供短程治療來幫助來訪者處理日常生活的問題。
心理咨詢的目的
按照由美國心理學會主導的研究結論表明,心理咨詢是有效的而且對情緒健康帶來長期改善。這樣,健康的改善會減少對服務需求。不過,政府提供的信息和保險業表明過去的十年里心理咨詢的使用在減少,而解決精神和行為相關的藥物治療在增加。心理咨詢是對改善情緒和身體健康的承諾。大多數人難于理解心理咨詢會提供真正明顯成效這一事實。有人將治療過程視作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少數人也許是真的不愿受約束,而且擔心沒有自由,或者擔心被貼上依然存在的“瘋子”標簽。女性會比男性更易于接受治療關系,因為這是一個她們可以進入而不需要擔心后果的環境。
那些行業內的人利用藥物是解開生活全部問題的關鍵的宣傳來充斥整個社會。健康心理學家用研究總結的學問幫助人們去判斷那些信息,認識到心理咨詢是如何提供一種可靠的、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且是對精神和身體健康持續改善作用。心理咨詢實際上對各種精神和身體狀況的治療所帶來的成效要比許多身體健康方面的治療還要好。說教仍舊成為健康團體里從業者的絕招,盡管研究表明來訪者的確會收到成效。心理咨詢是一種情感過程,同時專業人員在遇到質問時會警覺,這是因為他們對治療聯盟寄予重視。目標多樣化而且通常會包括減少壓力或者學習培養問題解決技巧,這些能讓來訪者體驗到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有目的的生活。
心理咨詢的療法
1.行為療法——重點在減少適應不良的表現模式,以提高認知、人際關系和情緒反應。
2.短程療法——是對多種方法的統稱。短程療法從其它治療種類中脫離出來,它強調注意力的核心是在一個問題上,而且需要直接干預。該療法是基于解決方案而非問題導向,因為它并不關心障礙是以怎么方式出現,而是關心阻礙改變的障礙里的現行因素。
3.認知行為療法——尋求辨別適應不良的思維、信念、評價和反應,以改變不良的負面情緒和改變有問題功能障礙的習慣為目的。
4.存在主義療法——和哲學有著聯系,主要的信條是人們在世界上是孤獨的。孤獨造成隔離,這種隔離是指那些無謂存在的思維和觀念。這些信條只可通過構建自我對生活的價值觀和目的進行克制。
5.人本主義療法——人本主義心理學具有哲學的基礎和一些存在主義的特質。該理論是針對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而形成的,一些人認為該理論是心理學發展過程中的第三勢力。該治療關心對個人心理發展的適用程度和強調對積極成長的主觀目的。人本主義理論相信人類具有內在能量去最大化他們自身潛力,以及人們會有自我實現的趨勢。人本主義治療師的任務是營造可以使這樣的趨勢得以很好發展的關系型氛圍。
6.心理分析療法——第一個宣稱為精神治療的療法。精神分析鼓勵用言語來描述所有思維,包括自由聯想、想象和夢,治療師可以從中闡明引起病狀和個性問題的無意識沖突的本質。
7.心理動力療法——該療法的主要焦點是暴露來訪者思想里的無意識內容,以求釋放心理壓力。雖然它源于精神分析,但是心理動力療法是短程療法而且較少緊張的氛圍。
8.系統療法——社區心理學是一種并不是在個人水平上,而是在人們之間存在相互關系的基礎上尋求接近人們的系統心理學。該療法包括家庭、婚姻和團體咨詢,當中的相互影響、模式和動力方式是治療師關注的重點。
9.超個人療法——該療法認為病人是處于有心靈感知的察覺能力的背景下。
為什么人們選擇心理咨詢
利用專注方法的心理咨詢對那些正在面臨改變、體驗失落或者那些想以更大熱情迎接當下的人是有幫助的。人們會在他們認為自己生命沒有意義、或者苦惱的感受妨礙了生活的質量、或者他們想在更好發展自己職業的時候考慮心理咨詢。
決定尋找治療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自主勇敢地去選擇努力改變或者解決生活中的困境。通常讓來訪者決定探討哪個問題,這樣可以讓咨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地決定處理問題方式。在前幾次會談后,將會針對探討的范圍、應付目前問題的方式和檢驗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討論。咨詢師將會說明要花多長時間在探討和分析問題上。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曾經好些時候我問來訪者“您需要我如何幫助您?”,我卻只看到震驚和敬畏的眼神。這些人明顯地結巴和膽怯,這都是可以理解的,隨著時間的過去他們逐漸地足夠放松進行述說。然而,一些病人會用憤怒的語氣,挑釁的態度說“我不知道我為什么在這,這是你的工作來告訴我,哪些最終會指引我們了解未知和無效的治療。”這些人通常感受到在咨詢時來自他們醫師、家庭、朋友和牧師的壓力,而且是非常反對接受咨詢以及他們通常害怕被評判。不幸的是,在這樣情況下,除非病人是嚴重喪失鑒別能力(如自殺、精神病),第一次的會談通常會是最后一次。
求助是勇氣的象征。人們有許多理由愿意繼續進行咨詢,因為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學習經驗和適時改善某些事情的過程。事實上,大多數人有意識地做出提高生活質量的決定,這就意味著這是能激起不亞于來場馬拉松的積極性。人們不必覺得自己病得很重,因為有些人在維持生活中愉快和高興有困難,而有些人在尋找動機來發展一門技巧。
如何判斷對心理咨詢的需要
人們如何發覺和評估自己尋求專業咨詢師幫助的需求?許多人也許已嘗試獨自應付問題,或是和朋友、同事、牧師或者任何一個愿意傾聽的人討論。有時只要和有共鳴的旁聽者聊著聊著就可以解決問題,可是,如果聊天沒有幫助,這時需要評估一下進行治療會收到如何成效。一位專業咨詢師需要以非評判方式觀察來訪者的處境同時具備幫助解決問題的資格。大多數人需要投入一定合理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到咨詢當中,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明智地選擇一位咨詢師,也許通過朋友介紹,或者治療師是他們過去認識的。找到一位能提升情感聯系的咨詢師,而不是在會談中表現高傲或者無動于衷態度。心理咨詢更多是關于關系,而少些技巧。當人們認識到情感連接的治療很可能非常有用時,咨詢將會在通往成功路上。
時間和治療:人們會選擇從專業人士那尋求意見是否值得在一周里花一個小時去談論問題進行治療。如果回答是肯定,那么他們是有一定準備。如果是否定,那么他們可能沒準備好而且會在以后再思考這個想法。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問題的答案就是這么簡單。
動機和治療:人們有著種種理由推遲進行治療。他們經常認為他們可以獨自解決自己問題,而另外一些人認為其他人是不需要知道他們的事情。孤獨的人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撐系統,向別人請求幫助會變得相當困難。來訪者需要勇氣面對自己脆弱一面,特別是面對專業咨詢師。這是需要一定動機來尋求幫助,因為承認自己問題會是件可怕事情。如果人們擔心安排預約,他們可以將這過程看作在生命中千載難逢經歷,評估咨詢是否值得冒這個風險。畢竟對于大多數人,決定進行咨詢是種選擇。
對于人們來說需要理解人們一生中第一次去做任何事都會是感到焦慮。如果人可以抱著這樣想法走進咨詢辦公室時,他們能體會到咨詢師同樣也是第一次接觸他們。決定進行預約的人能選擇永不再回去,那他們是認為咨詢的體驗是讓他們精神上太受創傷了。
成就和治療:適當地期待來訪者將會對他們自身和他們的問題得到深刻理解。適當地期待他們將會學到新方法來應付問題、想法、感受和生活事件。適當地期待人們將會感受到對生活更多自主感。然而,不合適地去期待治療能解決生活中所有問題。生活中問題的改變按照事件不同有著自身規律。在長期治療中,適當地期待隨著時間過去,獨自應付新問題的能力會得到改善。
成功的咨詢會幫助人們對環境反應的方式進行改變。咨詢師的責任是去鼓勵來訪者探尋新方法對生活復雜性的處理和提升理解。隨著咨詢開展,咨詢過程增加對“開心時刻”的感覺意識,這會增強對自主能力和自尊的感知。這就是咨詢的成就。
心理咨詢的成效是什么?
心理咨詢可以對問題提供一個全新觀點和指引解決辦法。來自英國的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的教育家米克·庫柏表示成功治療中的最重要決定因素是來訪者。心理咨詢的成效會是:
1.獲得對個人價值和目標更深層次領悟。
2.培養建立健康關系的能力。
3.掌握和找到應付困難的方法,如飲食失調、抑郁、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身體疾病、痛苦、惡習、情感依賴或者壓力。
4.在學習問題解決技巧上得到進步。
咨詢的一個根本好處是咨詢過程給予人們一個安穩空間來探索問題而且咨詢師是受過傾聽和分析訓練。咨詢環境對于個人價值高度重視。每個人值得擁有一個安穩環境來自由地表達想法而不受任何評判的風險。病人和咨詢師共同努力建立現實的目標,這目標是他們愿意通過治療來實現的。做出有意義的對健康有影響的選擇會是一種新體驗,這會極大賦予個人自主權,由此提升個人自尊。在咨詢師盡他們最大努力幫助病人實現這些目標時,治療會聚焦在病人身上。心理咨詢所教會的生活技能在咨詢之外進行延續。而藥物治療在有些情況下是合理的,研究證實藥物治療和心理咨詢相結合通常對治療抑郁癥和焦慮是最有效的。我們也應注意到對于精神和身體健康失調交叉在一起,心理咨詢在不同年齡層產生的效果比得上或者比由藥物治療帶來的效果還要好。也沒有藥物經常列出有害副作用的潛在可能性。心理咨詢的結果會趨向于比精神藥理治療持續長久,而且很少地生產危險的副作用。
心理咨詢的準則:隱私和保密性
對于心理學是有著非常嚴格隱私準則,咨詢師檢查的所有一切都是嚴格保密。然而,心理咨詢師有法律義務去報告任何嚴重而且固執的自殺威脅,任何傷害他人威脅和任何對兒童或者老年人虐待。在整個過程當中,咨詢師鼓勵人們提問任何所有類型的問題,因為來訪者是聘請他們來幫忙的。所以寫下自己問題“隨便問”。
如何為心理咨詢準備——針對初次面談
1.樂于討論有問題地方和導致決定參與治療的事件。
2.問題變嚴重有多長時間和有沒什么誘因(失業、深愛的人的逝去、醫學疾病)。
3.之前有沒進行過心理咨詢或者向精神病專家求助,這當中也包括住院治療。
4.咨詢師可能在討論情緒的問題時會進行分析個人在原生家庭里的發展或者兒童期經歷。
5.做好準備描述自己想法、心情和行為。
6.咨詢師會分析人們是如何照顧自己(吃、運動、社會活動、嗜好)。
然后討論咨詢計劃和提供初步結束時間(通常4-6個月,每周45分鐘)。如果來訪者或者咨詢師對接下來咨詢時間安排有疑問,這可以適當要求重新協商在最近安排接下來的會面。
最后一次的會談
咨詢從它的方法來說是溫暖的、親切的和溫和的,不過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勇氣和努力。心理咨詢對于每個經歷了這過程的人有許多的成效和好處。最后一次的會談會涉及對人們如何認識自身進步的基本總括和用百分比來評估療效。討論還通常涉及人如何獨立地立于世上。希望大多數人隨著治療開始、時間和承諾,將會展示出昂首挺胸精神狀態和滿意感受,而且每個人理應挺直腰桿和昂首挺胸。
總而言之,進入“心理咨詢是什么”的舞臺是需要勇氣和求知欲,因為這是探索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途徑。咨詢幫助人們理解他們自己做的事情,實際上,這些事情是能進行選擇的,然后檢驗實現與選擇相關目標的不同方式。一旦人們領悟和完成治療過程,他們將開始感受到獲得自主權以及在生活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