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許久不曾來了,這老屋!
? ? 記憶中,老屋不老。說是老屋,只是與那新房子區別開來。可現在,我站在老屋門前,端祥它褪去顏色的磚瓦,爬滿青苔的屋檐,卻分明覺得它是老了。看來歲月不只是不饒人,連這閑置的屋子竟也不放過!
? ? 飄忽的記憶里,兒時歲月的影跡已經不太完整,最深刻的便是和同村的小伙伴在并不寬闊的門前跳繩,那個年代,農村的我們并沒有太多的玩具或其他娛樂用具,一副飛行棋、一根繩子足以吸引孩子們許久,而跳繩之于作為黃毛丫頭的我們,大概不亞于如今的廣場舞之于大媽們。這在學校里也是常玩的,回到家更要練習。我自小便是爭強好勝的性子,偏偏運動神經不太發達,于是,更執著于這根繩子了。這一方小小的門前空地,曾幾度揮灑汗水。
? ? 時間一晃,當初的稚齡女孩如今已能在各個方面獨當一面了。記憶中一起玩鬧的小伙伴也許多年不曾見面了,各自為夢想奔波著。記憶中還算熱鬧的村子如今一片冷清。老人走了,孩子長大了,也離開這村莊,去打工謀生,或是背井離鄉完成學業去了……
? ? ? ? 心里閃過萬千思緒,終究還是走到門前,白皙的手放在積滿了灰塵的厚重木門上,心底滋味莫名。
? ? ? “吱呀——”,久違的開門聲,親切平和,驅走了些許陌生感。鼻腔里盈滿塵埃的味道,我知道,即使是父親母親,也許久不曾來過了。屋子的外間,很是明亮,不知何時成了雜物房,放了些可一目了然的大物件。我蹙眉,直直向里面走去。
? ? ? 里間暗得很,陰涼,空氣混濁,無言訴說著老屋被多年閑置的命運。就像一段舊去的時光,擱在歲月長河的深處,有些厚重,有些滄桑。
? ? ? 小時候最喜的便是這面擺放著柜臺的墻,因為墻上那滿滿的“光榮榜”——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成績在全級前15名的學生名字可登此榜。在這鄉村的小小學校里,我的成績不錯,自是每學期都能榮登榜上的。
? ? ? 扶了扶眼鏡,我靠近墻邊去仔細看,也不在意白色的襯衣染上塵埃的顏色。記憶里粉紅的紙早已褪色,有些位置還泛著黃。目光緩緩掠過,從獲得的第一張榜紙,第一次排名,直到把所有的榜子看完,突然有點悵然,對于這些榜紙,有些看著名次,我甚至還能想起那時的心情,周圍人告訴了我什么。
? ? ? 多少年了,紙上同班同學的名字還有點印象,但回憶起人,卻真的面容模糊了,有點感慨,哪怕現在遇到,大抵也是不認得的了。
? ? ? ? 轉過身,是木制的樓梯。梯板邊上的還貼著好幾個愛心。我記得,那是表姐心愛的杰作。再往邊上看,是三幅稚嫩的畫。是的,稚嫩的畫。每幅畫上都是大熊貓在吃竹子。那是十數多年前我們三姐弟的作品。記得當時正值年關,看過別人家里喜氣洋洋地掛上了大師的畫作。懵懂的我們覺得若家里掛上畫卷,書香味兒就濃了,然后,不知天高地厚地的三姐弟開始自己畫……
? ? ? ? 我伸出手去撫摸,發現畫紙盡管早已泛黃,甚至殘了一兩處,卻依舊緊緊貼在木板上。霎時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句話——無論主人在不在,它總在那處,默默堅守著。這是描寫磚瓦的,可我認為它用來形容老屋的一切都是恰如其分的,譬如這老去的兒時的畫。
? ? ? ……
? ? ? 輕緩的音樂響起,擾了屋里的安謐,也阻了我的探尋。是友人,她說,我在你家。
? ? ? 家,自是指我已居住了十多年的房子。那么,此處呢?也是家吧,兒時的家。
? ? ? 沒再耽擱,我快步走出,“咿呀”一聲,沉重的木門被關上。老屋,下次再會,又該是何時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