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一篇短篇小說要投出去,今天我花了五個小時的時間來修改這篇稿子。
圖文基本無關,只為好看
小說于去年12月底在廣州成稿,寫的是一段精神病院里的愛情,初稿寫在一本培訓教材的背面,大約有一萬七八千字。上次修改是在今年春節期間,篇幅壓縮到了一萬三千多字。我以為這篇文章只剩下了干貨,旁逸斜出的枝節都被修剪得差不多了。文章卻也沒投,扔在電腦里像揉好的面一樣醒著。
時間對話/茶九叔圖
因為所投的那家雜志字數的限制,我今天把稿子打開,做好了忍痛割愛的心理準備。但一路改下來卻發現,文章里藏了那么多與推進故事無關的情節和為了把話說明白而多出來的廢話。幸好文章是又醒了一月有余,才暴露出了這些缺陷。因為有了認識,所以今天下手特別利索,輕輕松松地干掉了三千多字。這樣的刪減反而使小說的主線更加清晰了。
在修改文章時我就知道,是時間幫了我的大忙。時間這位看不見的改稿者假我之手將文章進行了局部甚至是結構上的修改。
其實時間能夠理順的不僅僅是一篇稿子。任何的疑惑都可以用時間來破解,任何的矛盾都可以用時間來消弭,任何的不快都可以用時間來沖淡。
我的身邊有些年輕氣盛的孩子,結婚不到一年即一拍兩散。不知道他們為什么不肯將婚姻中的問題交給時間,讓時間決定最終的結果。他們的決裂很果斷,有可能在不理智中打碎了一段好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