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希阿榮博堪布是由于一本書《次第花開》,喜歡上阿榮博堪布也是由于《次第花開》;按照佛說這就是緣,在圖書館一堆大幾百頁的專業書中,《次第花開》就放在其中《航天器機構及其可靠性》旁邊,印象深刻,因為這本書,我把專業書放一邊,然后考試沒考好,當天就把這書看了一遍,其實我并不信佛,也沒有看涉及佛類的書籍,但是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和尚,說我跟佛有緣,我才不信,嘖嘖嘖!
為什么被《次第花開》這本書吸引,正如次第花開的書名一般,花開有期,人生有期,在什么階段就應該做什么事情,該承受什么就承受什么,不要太著急,時間到了,花就會開,人就會發光。但如果太過于著急,而拔苗助長,那往往是傷筋動骨,就算最后花能開也最終不可能開的那么美!這不就應了和尚說的,可能我經歷多了看透了,就出家了(會不會被人打死)!
緣起緣滅緣自在 ,情深情淺不由人,緣聚緣散,花開花落, 萬物皆因緣而生,因緣而聚: 人這一生中會在什么階段遇到什么人,一同經歷什么事情,佛說這就是前世未了情,佛說這就是緣,《透過佛法看世界》希阿榮博堪布又一本好書,180+個問題,從不同層面、由淺入深地介紹了希阿榮博堪布對佛法的基本見解和修行。每一章節都是對下面一章節的遞進,從開始的學佛系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佛學是如何看待人生問題入手,層層遞進到例如輪回、因果、苦、慈悲,介紹了佛教在這些方面的基本觀點。苦是佛法的主旋律,也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為何是那么排斥苦,不正是有苦才有甜,反正人都是矛盾體;
在看書的過程中,很多時候,看到問題我都想自己去解答一下,但佛的問題關生死,如To be, or not to be,關輪回,好難回答,而我只是門外漢,再看作者的答案,真心佩服。
后面幾章需要細細品味,關于修行和放生,也許是每個人都要認真對待的一個話題,只要有心,身處亂世也能積極向上,而如何看待生死、什么是空性,也許是目前我經歷的太少,只能看懂字面的意思,更深層次的東西還需要多感受,佛法博大精深,小生我道行還太淺,也許幾年之后回來看這些文字給我的感覺又是不一樣吧
最后
人生修行旅途中,遇誰遇不到誰,愛誰不愛誰,也許都是因為緣,誰是我的過客,我又是誰的過客,我控制不了,我只能盡人力知天命;引用徐志摩的一句話:"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