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收到好久了,一直放在書架上睡大覺,直到作者出現在我面前,才引起了我的重視,要好好讀一下這本書,讀完之后感覺到了可以療愈自已。
這可以說是一本有趣的人生哲理的書,以前我看到的人生哲理的書可能有些枯躁,但這本書讓我看一口氣讀下去,像追電視連續劇那樣追著看下去。
首先要從作者送我的那個錦囊講起,拿到書和錦囊,寶石,還有精油后,我卻忽略了書本身,而首先是打開了袋子,聞了聞精油,一邊欣賞著寶石,一邊感覺著這些給我帶來的能量,很好奇那個錦囊里寫著什么,但外面寫著:“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打開它”。
有點像小說里面的情節,我努力忍著不去打開它,想著在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才去打開它。直到有一天,情緒有點低落,想著還有一條錦囊未打開,為何不打開先看看呢,于是就打開了,發現寫著:“別讓知識擋住你欣賞世界的眼。”
這句話仿佛為我量身打造的,這些年一直都在學習知識的路上,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想抓住知識,可卻發現知識是無限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尋無限的知識就是一種荒謬。知識可以說是又重要又不重要,與生命相比,知識又顯得沒那么重要,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學完無限的知識,只能去選擇性地去學習,因為我們認知的局限性,所以我們看到的以為是真實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可能不在我們的認知范圍內,有些我們以為虛假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虛假的,也是因為我們認知局限性。
人一出生,就知道了最終的去向,人終歸是要面臨死亡,不管你現在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你從事什么行業,年齡多大,都逃脫不了最終的結局--死亡
即然人一出生就要面對死亡,那為何人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自己,我是誰?
人生之旅在于享受這個過程,過程比結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歷童趣,痛苦,歡樂,開心,傷心,成功,失敗,挫敗,成就,高峰,低谷...
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人都是在經歷中成長,只有在經歷了刻骨銘心的痛之后,才能真正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才能以此為戒,不然很容易重犯,畢竟能做到顏回的那種不貳過的人不多。
人生的意義就是,明白自己是誰,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我是誰?看似很簡單,但也需要花一生的精力去尋找,去成長。
雖然這個世界看似是一樣的,可是因為每一個人的不同,這個世界給予的砝碼也不同,如果你是漁夫,那你生活在這世界上的砝碼就是大海。如果你是農民,土地就是你的砝碼。可如果漁夫不知道自己是漁夫,農民不知道自己是農民,那生活的砝碼自然找不到,可如果農民以為自己是漁夫,他即使找到漁夫的砝碼,他也不會活得開心。
所以與其說生活真實的砝碼,不如說你如何找到讓你快樂的真實的自己。你是誰,是這世界上最難的問題,沒有人可以告訴你,需要你自己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