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應試教育,有時候就是一場考試定終身,例如高考。相信有很多學生都知道,每增加一分,大概就能把一千人擠下去,分數是不能丟的。遺憾的是,每年高考,都有同學因為犯了不該犯的小失誤,而被他人擠下來,去不了心儀的大學。下面,星火教育小編來為同學們盤點一下一些容易丟分的不良習慣,希望同學們能汲取他人的教訓,并以此為鑒。
一、字跡潦草、錯別字多
高考是電腦閱卷,相信大家都知道,閱卷速度非常快。同學們如果不注意書寫工整,字跡潦草,就會容易使閱卷老師對考生所答內容分辨不清,作為錯誤處理而失分。所以,同學們在平時一定要注意書寫這方面,養成書寫工整、清楚的好習慣。若果書寫字體實在過于丑陋,可以買一本字帖來練習,避免在高考中因為字跡問題而造成遺憾。
二、粗心大意、思維定勢
同學們在考試中一定要專心致志,認著讀題,不要受思維定勢影響。有些同學在考試中粗心大意,不仔細審題,或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導致出錯丟分。粗心大意要不得。可見認真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和基礎。
三、答題不規范或表達混亂
高考中有很多同學都會出現這種狀況,就是明明自己的答案都對了,卻拿不到滿分,不明所以的丟分。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同學答題不規范,應該要分點答題的卻寫了長長的一大段。書寫不規范、計算題解題步驟不完整。還有就是表達混亂,說了老半天都沒有重點。有些同學答卷時,常常會詞不達意,思路是對的,但表述不準確。這樣會讓老師對學生產生一種語無倫次的感覺。再有就是,有的同學解答計算題時,出現沒有次序、版面設計不合理、計算過程混亂等情況。雖然求出了正確結果,但也不能得全分。
四、心理因素造成失分
有的同學臨場過分焦慮和恐懼以至情緒緊張,在考試開始階段大腦暫時出現思維障礙,平時熟記的定理、規律記不清了。面對考題大腦出現空白,不知所措。另外,解答部分陌生題時,因暫無思路引起情緒緊張,心理慌亂,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干擾了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解題時出現了種種不應該甚至無法理解的錯誤。所以在平時學習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提高對陌生題型的適應能力,增強信心,克服恐懼心理。防止思維抑制現象的發生,爭取在考試中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
“鑒于水者見面之容,鑒于人者知吉與兇?!毕M瑢W們可以從他人身上學到經驗與教訓,不要讓自己也成為不良的“前人”。高考即將來臨,而你又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