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場還原
昨天,周三,Toast Master演講俱樂部活動,因為演講是我自覺比較欠缺的,而英語也想惡補起來,當觀望了一久,好朋友約了兩次,帶著想要改變的決心應約。說需要一段2分鐘自我介紹。認真準備還用手機拍了照。一切準備就緒,18:50到達目的地,來到夏恩門口,偶有幾個人進出。
衛生間出來,門口進去,Say hello,坐下等待開始。
這個動作需要5秒鐘。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
我被這扇門隔離在另外一個世界。
在教室旁走廊有座椅,坐下。5分鐘后,我走出了大門,走上了街道,來到了盤龍江邊,因為雨水,江邊一片混濁,岸兩邊行步道上,下班趕路的,帶孩子散步的,還有蹣跚老人,絡繹不絕。找個沒人座位坐下。錄音,看書!自動屏蔽周圍絡繹不絕的行人。
內心真如表面的如此安寧么?
1.那扇門里的都是陌生人,(害怕五顆星)
2.那屋子里的都是留學歸來,英語就是他們第二母語(害怕十顆星)
3.她們和我對話我答不上怎么辦?
4.我聽不懂怎么辦?
5.似乎所有的尷尬和焦慮,指著鼻尖說“你不行”,潛意識里的電影導演如此大手筆,制造的恐怖氛圍遏制住整個喉嚨~
我溜了,并且給自己找了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和,給自己多少個個大大的臺階~
* 這個時間,家里整潔也是生活最好的修行。
* 這個時間最賴我可以好好休息,我現在就需要休息。我確實很需要休息。
* 我可以看書,可以錄音頻,這些事情一樣很重要。一樣可以有習得……
瞧瞧,任何一個理由都可以完全說服自己縮回安全的殼里,繼續呆在舒適區里安好。
現場還原完,那為什么會這樣,同樣第一次來的其他人可以若無其事進場。為什么那么大差別呢?
二、恐懼的真相
害怕毛毛蟲,害怕封閉空間,害怕黑,害怕被拋棄,害怕被否定,太多的害怕,太多的恐懼,你害怕的,你恐懼的真的是你說的害怕和恐懼么?
你的恐懼來源哪里?
在媽媽溫暖子宮里時,也許是媽媽受到驚嚇,或者媽媽同樣的害怕留在了你的記憶細胞里。
或者時襁褓里,沒有尋到另你安心的氣味或者聲音,讓你不安產生了最初的害怕。或者突然襲來的聲音,情緒。或者是不可抗力的電閃雷鳴,地震車禍~
講故事或者成人世界里的玩笑,黑夜里的鬼,瘋婆子,老黑貓……
成長起來后大人,同學,玩伴,老師無意中的一句否定的話語,卻銘記在你靈魂里,你是弱者,你不行,你笨,你搗蛋,你膽小鬼,你個小胖子,你不會說話,你不好相處。總有一個標簽成了你靈魂深處的烙印。成為你最不想要的那個部分。
也許是你遭遇過的或者經歷過的,你以為你已經忘記,或者你怎么也想不起來的情景,但是,總會在某個剎那,恐懼,害怕突然襲來。這是你成長過程中所有過往在身體里的記憶。
被爆打一頓,那打你的人的兇神惡煞的語氣,所說的言語,她的氣味,她當下給你的感覺,或者那個環境里東西摔壞的聲音,背景環境里的水管流水聲,窗外過往的聲音,還有身體的疼痛感,內心的委屈,憤怒,恐懼所有的感覺和畫面其實都深深銘記在你的記憶細胞里,儲存在你身體的某些部位細胞里。這些不只是讓你很久很久以來形成你恐懼的模式,還成就了你身體的疼痛和疾病模式!
所以,你害怕的毛毛蟲,也許害怕的并不是毛毛蟲。而是你腦海里蟲子塑造出來的畫面感~
你害怕和陌生人說話,是你被教導過,陌生人也許是壞人,會傷害你,讓你沒有安全感。而這些是在你腦海里腦補的各種畫面~
你害怕嘗試新的東西,是你覺得你需要被外在的認可?;蛘吣阍洷簧钌畲鞌∵^……
而這些所有的一切,是真實存在的么?還是只是你的思維習慣撒的慌,還是你想像出來的糟糕的畫面讓你畏懼不前。
有些畏懼也許可以保護你自己,遠離不安全。
但是有的畏懼,卻讓你束手束腳,裹步不前。
你所害怕的是因為你內心欠缺的安全感,需要被認可,需要被肯定或受重視。
去找到源頭,重新刻畫畫面,重新拍電影并儲存在大腦系統里,更新原有的系統。改變思維模式,改變你的潛意識。
三、二兩小酒,來聊聊你的害怕和恐懼
微信號:yannis45.
Ps:昆明20:00,電閃雷鳴,整個小區停電,群里說哪里電纜斷了。一個人,屋子里一片漆黑,手機快沒電了,太陽能的臺燈燈光微弱。點上自己做的香薰蠟燭,溫馨浪漫,燭光搖曳,繁花似錦,暗香浮動。錄個小視頻發個朋友圈,小視頻里怪異的聲音,瞬間頭發直立,退后靠在墻上,整個屋子除了黑就是黑,撈起電話,抓著鑰匙,快步來到樓下哐當趕緊上車。這個狹小的空間里,讓我安靜下來。靜靜寫下了這些文字。但是,現在,我要下車,回家,一個人勇敢去打敗黑暗……
當然,最后,我還是進去了,發現其實,專八的我聽說讀寫怎么會有問題~一切害怕和恐懼都是自己嚇自己而已!就像教練說的,如何更好的面對自己,是我當下的第一課題!相信也是你的第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