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很久都沒有去過天臺了。
記得大一的時候總喜歡呆在天臺,天臺有什么呢?什么也沒有,除了縱橫交合的鋼筋晾衣架,和漫天大片大片的落日余暉,往往只有我一個人。
一個人呆在天臺,做什么呢?不知道,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啊!浪漫點的,看星星,看月亮,吹晚風,望著遠方,就很好。勵志點的,看書,背單詞,也很好,不過這種情況往往只發生在學期末一個月。
還可以一個人躲在天臺煲劇,聽歌。天臺陪我聽過鄧麗君也聽過丁當張碧晨,陪我聽過陳奕迅楊宗偉也聽過周董李宇春,還陪我聽過小曲兒河圖老妖也聽過《枉凝眉》和《女兒情》。
因為只有我一個人,跟著哼唱即使跑調跑到外婆家都不必擔心會被別人笑話。
夏天的晚上天臺是最涼快的,因為有風,當然,冬天天臺也是最涼快的,也是因為有風,還挺大。
晚上在天臺納涼,擺上一張簡易可折疊小桌子,放上半個剛從樓下小賣部冰柜里取出來的半個西瓜,插上一把勺,我能從日落西山吃到月上中天,然后,跑一晚上的廁所。
想起一個段子,說采訪一個日本人,問為什么喜歡留在中國,答曰從前最希望的,就是有一天能夠抱著半個西瓜用勺挖著吃,來了中國以后,發現中國人都這么吃。
我天朝地大物博,哪是爾等彈丸小國可比,哈哈哈哈哈……
其實喜歡呆在天臺有一個主要的原因,那時候住的宿舍是十二人混合間,女生嘛,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總有些人為些雞毛蒜皮的事兒產生矛盾,爭吵不休,雞飛狗跳(原諒我用這樣的詞來形容我曾經的室友們,但事實確是如此)。
一天到晚待在宿舍,勉不了會被殃及,總歸不如呆在天臺來得清凈。那時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寧得罪小人不得罪女人,古人誠不欺我。
天臺多清凈,沒有爭吵需要我去調解,不帶手機就沒有人會找我(雖然大多數時候帶了手機也沒有人找我),我不必因為一個電話就要去宿管阿姨那兒領遲到晚歸的人,聽她教訓半天。
有那些時間,我在天臺就那樣呆坐著安安靜靜地聽不知從哪間宿舍里傳來的清澈箏聲,甚至是從圍墻之外某個窗口傳來的悠悠笛聲,豈不是更好嗎?
在天臺的時候,做的最多的,還是一個人靜靜地想念,望著遠方,目光找不到聚焦點,只是靜靜地想念著,遠方的人。
有時候天氣好,有月也有星,我常常會想我是不是那些星辰中的一顆,而我想念的,是與我有光年之距離的月;可我又會想,不,我只是一粒塵埃,低到塵土里,而他才是遠在天邊的星辰。
對,曾經有一人,是我的星辰,是讓我在孤獨的夜里敢于獨自前行的溫暖的光。
是不是有些傻?可能是吧,我想是不是所有暗戀過的人都會懂。
宿舍一姑娘失戀了,從晚上十一點哭到凌晨兩點多,還是沒有停下的趨勢,全寢的人都陪著她沒法入睡。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失戀都這樣,尋死覓活,世界都要塌了。我曾經想,我一定不會這樣的,這樣的不是我:失戀不可怕,一個月是期限,用最老生長談的話就是――時間能夠治愈一切。一個月,我只會給自己一個月,一個月內必須恢復正常的自己。
一個正當最好年紀的姑娘,只要不是長得實在是太委婉太慘不忍睹,天底下又不是找不著男人了,干什么非得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呢?這樣做除了親爹媽沒人會心疼。
洗個澡,洗個頭,收拾收拾自己,畫個淡妝,換身兒干凈衣裳,大大方方、清清爽爽地出門去,邀二三閨蜜逛街、吃飯,愿意的話還可以喝點小酒。人世間還有那么多的美好,干什么非得為一株野草偏居一隅,甚至一葉障目呢?
之所以能夠說出如此輕松的話,是因為并不曾懂得,直到自己也經歷過。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暗戀都注定無疾而終,但我知道不是她也終歸會是別人,始終不會是我。
所以,聽再多遍《假如愛有天意》,曾經照亮過我的星辰也只能陪我到那里。
我只能做到祝他幸福,卻做不到祝他們幸福――沒有人在愛面前,是不自私、不狹隘的――愿從此以后,你依然有酒有肉有朋友,有人見證你所有的歡樂與悲傷,有人守護你所有的愛與孤獨;愿月下花間你煮酒烹茶有人為你起舞弄影,黃卷青燈你案牘勞形有人為你紅袖添香;愿有人與你共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緣深緣淺,路長路短,不是每段故事都會有結局,總要有一個人是幸福著的……
現在很少去天臺了,也許是因為搬了四人公寓,離天臺遠了;也許是因為宿舍終于有了寬帶,讓我再離不開它;也許是因為生活開始變得充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再沒有多余的時間和心情。
天臺依然很好,依然有月亮,有星星,有晚風,有箏聲和笛聲,有遠方……是我不好,我遺忘了它。
不知道為什么,今天做什么都不對,又一年了,我想說聲“今夜月色真美”,可窗外,無月也無星辰。
<完>
文/歲歲有喬木
2017.05.08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