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學習了《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第一章:窮人和富人思維的區別,今天再來看看窮人和富人在學習動機、做事行為方面的區別。
本書的作者說:
窮人學習為了飯碗,富人學習為了致富
這個時代已經進入了學習型社會,讀書學習不再只存在于學校之中,而是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在緊張的工作之余,特意抽出時間在充電,花錢報各種學習班……在全民的學習熱潮中,學習仿佛成了一種時髦,很多人卻忘記了學習的初衷,為了活得豐富,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
窮人們學習僅僅是為了保住眼前的飯碗,他們沒有想到通過學習來致富。
窮人在學習的時候總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比如時間不夠用,工作太勞累等等,而富人則會主動擠時間來學習,因為他們有著遠大的目標,他們知道自己之所以發奮學習,不只是為了保住飯碗,而是為了致富獲得大量的財富。
陳茂榜是臺灣著名的企業家,他不僅是一位身價過億的大老板,還是一位激情四射的演講家……
他的學歷很低,只有小學畢業,卻獲得了美國圣諾望大學頒發的名譽商學博士的學位。為什么呢?
因為他一輩子都堅持自修。陳茂榜在15歲的時候因為家庭原因而輟學,到一家書店當店員,他白天要工作12個小時,但下班后,他養成了讀書學習的習慣,讀書成了他的享受,而書店則成他的私人書房。
久而久之,他養成了每天晚上至少讀兩個小時書的習慣,他在書店整整工作了八年也就讀了八年的書。
陳茂榜曾經說過:“學歷固然有用,但更有用的是真材實學”。
一個人能否成功,首先在于是否能在工作之余去努力充電,努力提高自己,其次是否能在對的時間學到對的技能,最后是否有一個遠大的致富理想,讓這個致富理想來指導你的學習。
窮人恐懼失去機會,富人不斷創造機會
窮人因害怕失去已有的機會,而失去創造機會的能力,而富人則懂得聰明的去創造機會,勇敢的做第一人。自己親手制作一個蛋糕,然后慢慢切割,等到有人發現這個蛋糕的時候,他們已經拿走了不少,獲得了大量的財富,積累了雄厚的實力。
19歲的比爾蓋茨,勇敢的從哈佛大學退學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意識到軟件時代到來了,并且對于芯片的長期潛能,我們有足夠的洞察力,這意味著什么?我現在不去抓住機會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學業,軟件工業絕對不會原地踏步的等著我”。
這種信念是強大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進入哈佛并從哈佛畢業意味著房子的一半已經搬進了美國富人區,而放棄這個遠大的前程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發現了一個更為遠大的前程,如今全世界的人都見證了他的成功。
本書作者說,想要培養出富人的眼光和智慧,突破從重圍創造出機會,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開闊眼界,不要只管目光局限在自己的事情上,要通過各種途徑去關心這個世界,了解社會的走向以及人們的需求。
(2).要相信這個社會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人們的需求也得發生變化,不要再抱怨好時代的過去,既然有過去,那必然有現在和未來,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新的機會。
(3).要注意把握機會,如果堅信有希望就去做,不要因為現在已有的機會而放棄成就大事業的機會,更不要去問別人。因為所有的機會稍縱即逝,只有在少數人覺得有希望的時候,他才能為你帶來財富。
(4).不要因為眼紅他人的成功而盲目跟風,一個項目如果有一大批人去做,除非你有強大的實力,否則你只是大海里的小魚,不是被吞噬就是餓死。
(5).要有永遠革新的魅力。只有不斷的革新才能創造出新的機會,為老項目注入新元素,使其改頭換面,才會獲得更多機會,你才能一直走在寬闊的大道上,擁有令人羨慕的財富。
知道了以上五點還不夠,做事情如遇到困難該怎么做?
窮人用蠻力做事,富人用腦袋做事。
窮人們開始的時候,總是捧著一腔熱血不做思考,盲目的付出,遇到困難后不是退縮就是硬碰硬,不用智慧去思考該怎樣解決問題,而是選擇用蠻力去做事。
而真正的富人他們會思考思考再思考,當困難來臨時,他們會想辦法去解決,他們一定會找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一個現代的富人碰上愚公移山的問題,他們一定不會動員全家老小,用大錘和榔頭夜以繼日的敲敲打打幾十年,而是會買來炸藥,請上專業的爆破人員,幾天內把山炸平。富人重視動手,更重視動腦。
李彥宏準備回家創立搜索引擎的時候,美國已經崛起了一批引擎,競爭壓力已經很大,但是他并沒有退縮,當然也沒有一味的與強者碰撞,而是選擇了定位于中文搜索引擎,但是創業并非是一帆風順的,當時世界上所有使用“人氣質量定力”的搜索引擎公式經營的并不怎么樣,不是遭人收購就是推遲上市。
面對困境,李彥宏開始思考百度的未來之路,他發現了企業告知市場的需求,制定了“自信心定力推出競價排名”,誰對自己的網站有信心,為這個排名付錢誰就排在前面,他開創了互聯網的收費模式,將百度的目標群體瞄準在了數十萬的中小企業網站。不久百度也因此擺脫了嚴峻的市場競爭的限制,獲得了迅速發展,李彥宏帶領著百度繞道而行,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競爭來臨的時候,愚者橫沖直撞,智者靠智慧取勝,或者繞道而行。這是實力弱小者與實力雄厚者對抗獲勝的秘訣。
用蠻力做事富人也可能變成窮人,用腦袋做事窮人也會變成富人。
在奮斗過程中,是用腦袋還是用蠻力,決定了這個人能否成功。所以在以后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應該調動大腦的力量,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以便獲得成功。該具體怎么操作呢?本書給出了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為每一個問題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奮斗拼搏不等于魯莽莽撞,相信任何一個問題都有一個最佳的解決辦法。
(2).遇事不要恐慌暴躁,不要急于出手,而是要冷靜思考,注意觀察分析。
(3).當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就暫停腳步。
(4).平時要注意積累,任何智慧都不是一天成就的,而是在經歷漫長的觀察分析思考后,突然萌發的,如果平時不注意積累,幻想著某天只要動腦就有辦法,注定你遇到問題的時候要么選擇放棄,要么不得不使用蠻力。
學到這里,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我成不了富人,這上面4點就好像是專為我量身定做的,慚愧慚愧,知道了自己錯在哪兒了。我會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好好學習,學以致用,逐步踐行。
今天的學習分享就到這里,明天繼續!感謝您的關注,感謝您的閱讀,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