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一年的席卷而去,悄然無聲的湮沒在每一日的歲月里。
進入十二月,就開始心慌慌,在最后一個月里,還是努力了一把,把年初定的目標與計劃,做了最后的沖刺。
抓緊每一天的看書時間,最后三個月的時間,落了下來,十月長假的山里行,讓我念念不忘,一直在叨叨著,去了山里,帶著書,總以為在這個世外桃源里能安安靜靜地看看書,不曾想到,居然在那么幽靜的環境里,失去了看書的意境,一本書只是隨意的翻看了幾頁,5天的時間,居然沒看完一本書,很是讓自己不齒,太喜歡山里的味道了,每天都在山里晃悠,哪還有心情安靜的坐下來,看看書。
一個十月的開頭破壞了興致,耽擱的計劃,落下的時間,讓整個十月開始努力。
可惜最后還是沒能完成這個十月的計劃。
把重擔全部壓在了十一月。
緊趕慢趕,到底完成。
卻發現,眼睛出了問題。
眼前總有一股霧氣,繚繞著,起初以為是眼鏡的問題,有一天,摘了眼鏡,還是云里霧里,這才意識到,眼睛出狀況了,可還是不能改變初衷。
白天是沒時間看書的,只有晚上。
大概是夜晚看書的時候,臺燈暗了。
買了一個新臺燈,到了,安裝完畢,把舊臺燈扔了,果然亮了很多,可眼睛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
大概該去醫院檢查一下了。
真怕有一天,瞎了,如何是好?
每天都會出門看看綠色,總感覺這樣對眼睛有好處。
還是不盡人意。
到底去醫院看了,高度近視,外加眼球渾濁,醫生宣判,無藥可醫。
央求醫生配了藥,也只是控制,要醫好是不可能的了。
一聲嘆息。
本年度的計劃是每月7本書,在今天超額完成,一共閱讀了85本半,其中有一本實在看不下去,看了一半,超過了圖書館歸還的時間,無奈,只能作罷。
知道今年文字寫的少,略略統計了一下,加上這篇,只有35篇,少的可憐,是這幾年來,最少的一年。
記得參加簡書上的日更,每天寫一篇,今年全年的35篇,只相當于日更一個月的量,何其悲催,想來都沒面目面對自己。
書看的多了,文字自然少了,每天的時間就那么多,這里多了,那里就少了,也算情理之中,美其名曰:多看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其實就是給自己找一個似乎很成立的理由,然后心安理得地度過今年的一整年。
疫情原因,今年只出去了二次,五月份的洛陽之行,正好鉆了一個空子,全國幾乎沒有疫情。
長假出行,去了浙江衢州,也算安然,只是長假奔波,太疲太倦,雖然留戀那里的山,那里的清涼,終究路途遙遠,很難一次次過去,時時念叨著,不知下次何時再去。
還沒做好再次出行的攻略,疫情烽煙四起,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做好每天自己的事情。
2021年,在一片收獲與遺憾中,悄然離去,新的一年,總是會有新的計劃生成。
最大的計劃就是改變今年這樣的結構,書不能多看了,稍稍減少,多花時間在文字上。
突發奇想,有一種打算,可以讓自己的文字隨心所欲,準備從2022年開始,每天都記錄下點什么,抑或是每隔幾天。
最少的量是一個月十篇,不能再少了。
文字可多可少,只為遇見自己的每一天,一年的時光,看能成就多少的文字與內容。
感覺可以做個嘗試,也許就真的成了,也未可知。
可以試一試。
還有其他計劃,也在一點點實施中,只是要看機緣巧合了,也許一不留神就可以讓自己如愿。
不知明年的出游,能否上演一部年度大片,惶恐的心,已然接受不了計劃中的流產,隨性而為,是最好的安排,只要山河無恙,水靜風停,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恍恍惚惚,悠悠蕩蕩的最后一天,總會在不經意間感嘆不已,憧憬著新的一年,新的一天,登高祈福也許會成為每一年的故事,只是祈盼時光不負歲月,匆匆間停留,再停留,讓記憶的緩沖,帶著你,帶著我,悠然走進每一段時光。
愿時光能緩,愿故人不散……
2021.12.30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