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鑒》大結局了。
陳可最后,出乎很多人的預料。既沒有投靠某個男人,也沒有變成個躺著數錢的有錢人。
在北京奮斗十年,她的結局是,賣了房子、辭了工作,沒錢沒婚姻。哦不,也可能有婚姻,但是不得不給人當后媽。
慘嗎?
比起她的閨蜜小云,生了兩個娃,穩定的工作和生活。好像是有點慘,可是又并不是很慘。
因為她的人生還有無限的可能。
而小云今后的人生,卻不會有什么大的波瀾。也許她會像很多其他的媽媽一樣,把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幫她實現她的夢想。
陳可,從2008到2018,從一無所有到另一個一無所有,這十年的意義究竟何在呢?
自由
陳可最后,不是沒有工作,而是她選擇了創業:做公眾號。
按照我這個公眾號并沒有做得很成功的人來看,她的公眾號應該很有發展潛力。
首先,她自己是個做文案的出身,寫作能力應該很不錯。另外,她合作過那么多金主,所以公眾號的廣告肯定不是問題。這樣一來,有基礎、有錢途,只剩流量問題了。
其次,她的人脈很給力,流量應該比較容易。尤其是姚梅,美女作家,這個伏筆埋得非常好,因為她一出馬,一呼百應,多少粉絲都有了。這比盧佳凱做什么業務推廣快多了。
再次,她有一個運營團隊,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凝聚力比較好。而且這個團隊做過大大小小的各種活動,所以,運營絕對沒問題。
所以,她現在沒錢,絕不代表以后沒錢。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多少人靠著公眾號賺錢呀。比如那個木汁,靠公眾號月入十萬+啊。還比如咪蒙,隨便一條廣告都幾十萬塊錢。
自己創業,是比較自由。以后想回家,就可以隨時回家看看媽。沒有朝九晚五,似乎生活有趣了很多。
哼哼,不過,做過公眾號的都知道,其實公號狗是最辛苦的。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金主爸爸要求還特別多。
所以,陳可的自由可能只是假象。她會比我們看到的要忙得多。
勇氣
這十年,給予她最大的收獲,應該就是勇氣。
因為她敢辭職、敢自己創業,敢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她現在看似像十年前那樣一無所有,其實擁有的東西太多。試問,如果沒有她這么多年的積累,她怎么會有能力去做公眾號,挑戰這個新興的行業?
一個人敢做某項決定,最重要的是底氣。
陳可這十年,做過前臺、做過小職員,做過經理,帶過很多實習生,還創新出一個獨立的部分,合作成功的客戶多得數不清。
這些經歷,讓她一步步變成自己想要變成的人。
當公司調整,她的伯樂顧映真被擠走,她站出來說“再見”的時候,說明她已經有了在這個城市生活下去的最重要的東西。
在北京生存,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總有人比你有錢;房子也并不重要,因為它不一定能給你換來北京戶口;靠婚姻來扭轉?那么只能在婚姻里低頭將就……
在北京生存,只需要有勇氣。但這種勇氣不是她剛來北京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而是需要歷經一切之后的睿智。
恭喜陳可,她終于擁有了。
未來
她的未來值得我們期待,電視劇留給了我們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也留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伏筆。
顧映真曾經跟她說,這世間,總會有一個男人,跟你一樣有欲望。遇到他,你便不會覺得自己另類了。
徐醫生就是這樣一個男人。
他成熟穩重,會照顧人,會心疼人。不像那個北京老公,從來都沒有為她著想過,連個蘋果皮都不會削。
他也有夢想。他非常有能力,也有才華,可是他并不像張超一樣,只想著留在老家,過上安穩的日子就行了。即便歲月不饒人,也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他想要去北京,這才是真正吸引陳可的地方吧。
當他拿出那一張存折的時候,我們也就知道,他是支持她的夢想。
為什么非要把女人的夢想說成欲望?誰規定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誰說陳可這樣的人就該孤獨終老?
我想,三年后的他們,一定是幸福地在北京相互扶持。有時候他們會一起在家做頓溫暖的晚餐,有時候他們會各自為事業打拼,但是他們的心靈卻永遠相依在一起。
精彩的人,不缺精彩的靈魂相依相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