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每天5分鐘,了解一本書

今天介紹的書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全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菲茨杰拉德是一位天才作家,他的處女作《人間天堂》在1920年2月一炮而紅,讓他成了當時最炙手可熱的作家。

1925年,他推出《了不起的蓋茨比》,試圖成就一部曠世巨作。

對于這部小說,雖然也得到了諸多好評,但熱度和銷量卻遠遠不如第一部小說,為此菲茨杰拉德深受打擊。

后來他后先后創作了《漂亮冤家》、《夜色溫柔》等作品,反響也都不如人意。1940年,年僅44歲的菲茨杰拉德死于心臟病。

沒想到,在他去世之后,《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聲譽越來越高,成為了二十世紀最受美國人喜歡的小說之一。

而菲茨杰拉德也因此而成了美國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敘事方式非常現代,它既沒有用主觀的第一人稱視角,也沒有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稱視角,而是采取了一個由局外人敘事的限制性視角來講述故事。

一個從明尼蘇達州到紐約做生意的年輕人尼克,租住在長島西卵區。他的鄰居是個暴發戶,名叫蓋茨比。

蓋茨比經常舉辦奢華的宴會,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住在對岸的貴婦人黛西的注意。

黛西曾是蓋茨比年輕時的戀人,但在他參軍入伍期間,她與大富豪湯姆結了婚。

尼克碰巧是黛西的親戚,去過黛西家里幾次。黛西和丈夫湯姆似乎并不相愛,湯姆公然在外找情人,而黛西則活的像一具行尸走肉。

她和女兒就好像一座黃金宮殿里的精致玩偶,雖然連“聲音中都充滿了金錢”,但內心卻極為空洞。

尼克幫蓋茨比與黛西牽上了頭,這讓蓋茨比非常高興。他天真的以為,黛西一定會跟他私奔。

但湯姆發現了這一切,于是他公然挑釁蓋茨比,并將蓋茨比的軟肋公布于眾——蓋茨比并非自己口中的“牛津畢業生”,做的生意也是“見不得人的勾當”。

于是,蓋茨比和黛西的心理防線崩塌了,黛西又回到了湯姆身邊。

在著急趕回家的時候,黛西駕駛著蓋茨比的豪車撞死了湯姆的情人——威爾遜太太,但湯姆卻將此事嫁禍給了蓋茨比。

蓋茨比為了黛西,扛下了這個冤案。于是,急于復仇的威爾遜先生沖進蓋茨比的公館,開槍打死了他,并飲彈自盡。

尼克雖然知道這一切,但也無濟于事。小說的末尾,湯姆帶著黛西出國度假,蓋茨比身邊圍繞的朋友也都一哄而散,只有尼克幫著張羅了蓋茨比的葬禮。

經歷了這一切的尼克,對金錢和富裕階層的夢想徹底破滅,因為他所追求的代表公平、正義、奮斗的“美國夢”,早已一去不返。

《了不起的蓋茨比》之所以偉大,并不單單因為它的寓意深刻,還因為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出色。

首先,這本書的文本密度極大。整整一個時代的人物、符號和隱喻,都被作者巧妙地揉進區區10萬字的篇幅之中,而且寫作的方式還極具現代感。

語句精準優美、想象力驚人、高度影像化、視角轉換的十分敏捷,因此非常受到電影導演的喜歡,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

第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極為前衛。前面講到了,它全程采取了受到限制的局外人敘述視角,讓小說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比如,無論是蓋茨比還是黛西,他們的形象始終都好像籠罩在一層薄霧里,影影綽綽,無法完全看清楚。

每個讀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來揣測他們之間的感情、真實的身份以及生活經歷,這種帶有不確定性的視角,正是現代小說的標志。

第三,作者獨一無二的精神特質。受到自己經歷的影響,菲茨杰拉德在寫作時,一方面能夠全情投入到情節之中,另一方面又能冷靜地抽離,給小說賦予了一種獨特的“分裂”氣質。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曾評論說:哪怕在最風光的時候,菲茨杰拉德也有能力感受到幸福的核心里已經產生巨大的縫隙,他能聽到幸福深處裂開的聲音。

正如菲茨杰拉德預感的那樣,在小說出版后不久,美國經濟突然陷入了20世紀最大的經濟危機。整個社會由盛轉衰,資本主義最華麗的時代戛然而止,冰山崩塌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