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我個人以前的閱讀習慣來看,我看的多為小說、散文,并且大部分都是國內作品,我喜歡歷史,但獨獨偏愛中國的歷史,他給人那種神秘而又華麗的美在我看來是無人能及的,那相隔千年的故事讓人忍不住的去猜想。而一旦有書涉及到國外文學、世界政治、哲學那些方面的,我總會條件反射性的抵觸,因為在我看來那些既是枯燥乏味的,也是離我現在生活特別遙遠的。今天我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進入到了那一個他所謂的理想世界。
?柏拉圖的《理想國》與他大多數著作都大為相似,大部分都是用自己與老師蘇格拉底對話寫成,書中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多個方面,其中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政治、文藝等方面,但全書主要還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 在柏拉圖看來,他把國家分為三個階層:受過嚴格哲學教育則為統治階級、保衛國家的則是武士階級、平民階級。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他認為現存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學家掌握政治,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
?柏拉圖心中所構建出的理想國家,正是符合當時希臘城邦現實情況的一個設想,《理想國》中討論的中心概念是正義,何為正義?在柏拉圖看來下至個人,上至國家都應做到正義,他認為個人的正義就是:正義的人不許可自己靈魂里的各個部分互相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從個人的正義再上升到國家統治者的正義,在我看來這一點和《禮記》中所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隨著時代的推移,每一種理論或是觀點是不可能適應于每一個時代的,當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提出的那種正義,是建立于王政或是貴族統治下的正義,在當下社會來看即便其他政策再完善,也是無法做到政治的公平正義,這便是他最大弊端的所在。
?當人們生于亂世,那最渴求的就是天下太平,一些將軍統領就用行動來實現這一愿望,而一些文人墨客更多的是選擇用筆來書寫一處隱于亂世的桃花源。當你生于盛世卻因世事的不順而歸隱,是否也會想起心中曾幻想過的那一處桃花源。
?桃花源固然美好,但若只是一味地向前尋找,是否多年后才發現現在的生活就是你的桃花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理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