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瘦削的中年男子,中等個子,兩鬢的黑頭發中已然冒出零星白發。他話少 ,不大言語。是那種低調的絲毫不張揚的人。
而,走在他身邊而那個女子,則兩鬢斑白。她是他的妻子。她的頭發向來沒有染過。她沒有染頭發,不是沒有時間,也不是沒有錢,而是她的老公不同意。說染發劑都是化學制品,對人傷害太大。
因為,他是一名中學的化學老師。
就是這個低調的化學老師,前一陣子,他的教子故事在我們這些家長圈里瘋傳。
如同現實版的《摔跤啊,爸爸》。
讓人感慨萬千,有目標的有恒心的堅持,真的會打造一個傳奇。
在電影中,馬哈維曾經是一個摔跤手。退役后,一直盼著能生一個兒子繼承衣缽。
可是,他的妻子卻給他連續生了四個女孩。
一度失望透頂的他,折疊起過去所有的榮耀,想平凡度日。可偶然的一個機會,他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天賦,于是著意培養兩個女兒。
開啟魔鬼式訓練模式。
并克服種種困難與鄰人嘲諷與不解,堅持天天訓練。多年如一日,終于培養出了兩個冠軍女兒。
這個化學老師姓趙,據說,他當初就是苦學考上大學的。結婚后,育有一子。
他對孩子非常嚴苛的教育應該始于小學一年級。
他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學習計劃,并且嚴格執行。
他的孩子從小到大幾乎沒有睡過懶覺。每天都是七點之前起床,雷打不動。中午兩點半后,就要坐在書桌前學習。他要求孩子那么做 ,他自己也陪在身邊。而且,這種習慣一直堅持到孩子高三畢業。
給孩子配置的是最高端的學習機,電腦。且家里從來不看電視,假如看也是那種英語動畫片。
他們夫妻都是雙職工,但依舊住著很舊的房子,所有的積蓄都花在孩子身上。
苦心人天不負。十多年的努力 ,今天終于見到成效。他的孩子在今年的高考中以高分走進了南開大學。
知道他的教子經歷的人,都說,他的孩子金榜題名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他付出的太多了。
我們大多數家長可能都有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但是堅持了多久呢?有堅持十二年的嗎?我似乎沒有聽說過。這是唯一的一個。
上次,一個鄰居的老人無意中聊起,說她不忍心看小孫子一個人寫作業,就在一邊陪著。還抱怨說,孩子的爸爸媽媽在客廳里看電視,笑得哈哈哈。
而,這種情況貌似不少。
當然,各家情況不同。但,不管怎樣,對孩子的高質量的陪伴是不可缺少的。
就如同網絡上流行的那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親做的好,孩子當然也不差。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平白無故的金榜題名,都是汗水與智慧與堅持與勤奮的結果。
電影中是這樣,現實中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