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趕上潮流的熱度,也許是青稚無知和后知后覺。
也抱有些許跟風試試的心態,但在一次次觸動中也收獲了本真和心靜。
花了些許時日,在清晨落雨時分,伴隨著輕悠而又夾雜著一點點傷感的鋼琴旋律里,結束了《解憂雜貨店》的閱讀旅程。當最后一頁翻落,早已對劇情有所揣測的心在得證后依舊難以平復。在此,我將用我自己的口吻和筆觸來記錄一下我的總結和個人觀感。
《解憂雜貨店》出自頗受歡迎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之手,這個耳熟能詳的大作家我早有耳聞,只是不甚了解,這一次也算真正拜讀了他的作品,聽聞他的作品總有一種懸疑基調和迷霧般氛圍,那么《解憂雜貨店》也不例外,只是我首次接觸的恰恰是他別樣的風格,正如一些大咖的評價:是一本善的溫情。也就是“非東野”:沒有了以往兇殺等慘案以及讓人壓抑的疑點探秘,作者以奇幻色彩基調恰到好處的表達了時空交錯間的溫情和善意。
主人公幸平,翔太,敦也三人月黑風高之夜入室行竊逃逸,因事出突然,出于保險考慮和洗脫嫌疑,他們決定明早混入上班人群中再行逃跑,于是便躲進了早已踩點過的一間早已無人居住的鋪子——浪矢雜貨店。本以為可以平淡無奇的度過一晚,但一封封莫名其妙無端投入鋪子的信件卻卻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心虛和不安促使他們試圖再度逃跑,但信件上的內容和按捺不住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最終留了下來。在好奇心和初次助人得到的成就感驅使下,在時不時意見不合互相抱怨發牢騷的情況下,他們在一次次不同的來信和回信交談,逐漸弄清了真相。原來該店老板浪雄治矢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煩惱咨詢,幫助了很多人,所有的信件投入都會得到店主的認真回復,哪怕是惡作劇和小孩子童言,該店也被稱之為“解憂雜貨店”,而店主曾與兒子浪矢貴之約定,雜貨店將于他的逝世33周年紀念日當日凌晨復活一夜,而這一夜恰恰是翔太他們三人歪打誤撞正的這一晚上。所有的通過卷簾門窗口的來信都是來自過去的信件,而他們的回信放入外邊牛奶箱也會相應遞交與來信人之手,也就是說當夜發生的過去和現在的一切信件交流,都是通過解憂雜貨店實現的,若是如此,那么現在寄出去的信件是不是將由過去的浪矢爺爺收到?為了證明他們的猜想,他們還在回完所有信件之后還特意寄了張白紙回去。
所有的郵件主要闡述了五個主要人物以及他們的故事,男友身患癌癥,在夢想和愛情面前徘徊的運動員“月兔”,癡迷音樂卻遭受家里束縛而迷茫的漁店音樂家,懷有有婦之夫的孩子卻不幸車禍去世留下孩子的綠河,癡迷披頭士卻因家庭變故離家出走最后成為木雕藝術家的浩介,白天在公司打雜夜晚酒店陪酒而不知職業如何抉擇的“迷途的小狗”,當然期間還提及了其他有關的人物,比方說歌手水原芹,綠河的女兒,......每個人物看似獨立存在又都有著藕斷絲的聯系,而主人公幸平他們根據對當下已知的情況對來信人的人生和未來作了指引。三個時空的交錯(我自己推測的,浪矢雄治還在世,浪矢雄治逝世后,以及現在),作者用離奇又不荒誕的手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副邏輯縝密的故事布局,新奇而又不失自然順理成章,讀完雖有疑惑又再細細沉思之后又果得其然。而那主人公恰恰能經歷著這樣離奇的事情難道純屬偶然?其實不然,所有的事件闡述都與信件經常提到的孤兒院丸光園密不可分,而那也正是主人公三人從小到大成長的地方。書中結尾也對他們開頭為何逃跑和投入那張白紙也有了交代:他們所入室搶劫并綁架了的晴美社長恰恰是過去咨詢過他們的迷途小狗,他們誤會了她收購丸光園別有用途,而那天她回來了也是為了給一夜復活的浪矢雜貨點一個答謝,兜兜轉轉這封信沒寄出去卻也交到他們手中,而他們最后試驗投出去的那張白紙也得到浪矢爺爺的真摯答復。書中最后留予了讀者想象的空間,但他們最終會因為浪矢爺爺得話獲得了心靈得洗滌。
《解憂雜貨店》雖然籠罩著奇幻和懸疑的氛圍,但其實本質是一本溫情的人生救贖的書籍,主角們在回信里指引了來信人的道路,得到的感謝和夸獎也讓他們收獲了從前未有的開心,而浪矢爺爺的回信也讓出生孤兒院的他們浪子回頭,找到了屬于他們自己人生的方向,他們解救了他人,也救贖了自己。
? ?
? ? 回味不已,我便趁熱打鐵尋找了據此改編的日本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2017年上映),電影基本還原了了書中的劇情,電影畫風也符合我所想的日本風格,但不知是否因為時長的緣故或者其他的思量,書中有兩三個故事插曲并未在電影體現,但也無關緊要。電影也給出書中結尾的留白但讀者喜聞樂見的結局,主人公三人最后如愿從事了他們所希望從事職業,并樂在其中,影片終了。
也許讀罷看完不少人也許有些疑惑,主人公站在現在對過去的人的人生進行指引,是不是引起了軌跡的改變而造成悖論呢?也許接下來我將要分享的書中這一句便能很好的解釋這一疑惑:“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最后,再分享一波我自認為不錯的語句盒自己的一些批注:(版本翻譯不同也許有些差異,一些是零碎的描述就沒碼上來,本來是手寫的但字著實不敢恭維就不獻丑了)
她卻一廂情愿理解成她所希望的意思。(對方也許言非如此,我們卻常常自作多情,也許并非意有所指,我們卻自以為是的聽出了弦外之音)
其實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選擇,只是一直無法下決心舍棄夢想,到現在,我依然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打個比方,這就如單相思的感覺,明知戀情不會有結果,卻還是忘不了對方。(并非沒有自知自明,只是不舍;其實命中早已注定無緣,只是不愿)
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用。
(他人只是給黑暗中的你一把火柴,要想看見光明,還需你自己尋找木材)
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這句話我以前看過,深以為然,只是未能記起出處,我們很多時候咨詢只是為了證實心中的想法有人與我所見略同,這就足夠了)
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并不需要什么具體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經離開的結果,事后才編造出的借口而已。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心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該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早已破裂。
(表面看似和平共處,其樂融融,其實早已各懷怪胎,其心各異。看似風調雨順,天下太平,其實早已風雨飄搖,分崩離析。)
他從不含糊其詞,也從不照顧別人的感受,總是一針見血地拋出意見,這種態度固然讓人覺得不夠圓融,但同時給人以誠實的感覺。
(沒有另有所圖,沒有借機泄憤,才是真正的真心實意,忠言逆耳。而那些所謂的“話是難聽些,但我是為你好的”的咬牙切齒,只是私心作祟的小人行徑。)
上天注定讓我們命運的交織在一起。萍水相逢,你的善言和善舉卻影響了我的人生,素未謀面,你的熱心和真摯卻讓我堅定了人生的信念。你的直言不諱一針見血讓我不服反擊,燃起了生的希望,你的耐心鼓勵諄諄教誨讓我重拾初心,看見了愛的光明。何以解憂?唯有愛與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