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意義是什么?
搜狗上有很多答案:書是獲取知識的渠道,提高人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靜氣的搖籃;書是我們精神的食糧,豐富、提升自己的工具;讀有益的書可以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讓生活充滿樂趣……
你是如何理解閱讀的意義?
閱讀于我,是寶貴的精神食糧。這一點也不夸張。通過閱讀,可以幫助我重新認識自己,消除一些沒必要的焦慮;弄清楚很多疑惑很久沒有答案的事情,給思維洗個澡;打開認知模式,發現生活更多的美好和可能性。
10天一本書,于自己的生活,有何意義?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10天一本書的打卡。上一本書,更多的是針對我個人的行為的成長。而這一本書,偏重于對生活和工作以及物質的認知。對眼前需要解決和父母間的關系、金錢與生活的關系、人際交往、溝通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習。
“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不想惡語傷人,還是沒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好溝通;深知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卻忽略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核心;和孩子的相處,從最開始溫柔提醒到音量上升甚至會過渡到動手,他依然無動于衷,不知所以然…”這是我的生活常態。
10天的閱讀,更像是一種解脫,和自我對話的過程。通過閱讀,了解到作者筆下那些名人的思維模式,并試著學習;學習作者看待事物多面性的見識和格局,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做出改變。
10天的閱讀,你有哪些改變?
一本好書的魅力就在于,能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通過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的改變,簡單的概括為以下三個:
1.主動與父母談心
父母是封建社會出身,對子女的愛特別的含蓄甚至是嚴厲,這和現在提倡的“愛就要大聲說出來”是兩個極端。以致我一直都在逃避和他們相處,因為總是說不了幾句就要吵起來:他們覺得我太能折騰了,有吃有喝就行,還要求什么精神富裕;而我覺得他們被自己的環境限制了思想,什么都不懂還瞎摻和。矛盾一直都在,我一直不跟他們好好解釋,他們依舊不懂,關系繼續這樣惡化。
當我從書中讀到“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責任。如果自己不主動和父母溝通,這個代溝是很難跨越的”,猶如被打了一巴掌。
細想平時雖然每周會打電話報平安,但除了簡單的溫飽問候,再沒有和他們說任何關于我自己的事情。沒有告訴他們我通過學習收獲了很多的朋友,收獲了很多有用的知識,我自己的人生方向更加清晰了……
我不說,他們怎么會知道?又如何會懂我堅持的意義呢?那就主動告知我的行為,哪怕聽不明白也沒關系,我只需要告訴他們,是學習讓我發生了改變。我想,他們還是會明白我說的精神富裕了。
2.生活的意義,是在金錢之上的
總是想著快點還上幾十萬的外債,想著銀行卡里有一些存款,想著各種地方需要花錢必須努力的掙錢。這個重擔壓在孩子爸爸身上,他經常是忙到孩子要睡覺才回來,早晨走的時候孩子還沒起,一天說不了幾句話,我們也過上了“喪偶式”的生活。溝通少了,矛盾越積越多。
通過近期的閱讀,才算是深刻體會到了“錢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帶來麻煩”。想想當初要奮斗的初心,不過是為了生活更好一些,但現在看來是成了錢的奴隸了,家庭關系也是處于緊張的局面,想想都害怕。我向他表達了這一想法后,現在開始有意識的早點回家,避開電話多陪孩子。這,才應該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3.換種方式進行目的性的交流
不管是對成人,還是孩子,我經常陷入到“自己覺得講得很明確,他們聽的一臉茫然”的狀態。盡管我知道和孩子需要共情,和成人需要換位思考,但有時候的情緒上來了,就語無倫次的亂說一通,這使我的表達大打折扣。
閱讀時看到到談話的幾個毛病:“說話缺乏對聽眾的針對性,要先清楚聽眾是誰,根據聽眾特點做準備。試圖在有限時間講更多內容”。這不就是在說我么!結合自己的生活,我對孩子講話時,應該用他能聽得懂的話語交流。比如讓他多喝水時,把命令改成用他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做引導,告訴他身體里面的奧特曼特別渴,需要持續補充大量水分它才能恢復戰斗力。他會覺得很酷,然后主動喝很多水。甚至會像我展示奧特曼恢復戰斗力后的樣子。
從閱讀,到生活。你的心情怎么樣?
從參加時的懷疑自己,到每天覺得吃力的打卡,到現在10天結束。只有經歷過才會懂,短短10天的里程,每一天的完成都是一次自我成長。通過閱讀,能實現認識自己、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