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想起了小時候,那會兒,雷雨天氣待在家中看書是最為愜意的一件事情了。
記得沒錯應該還是在讀二年級時。手捧童話書的我,拿著圓珠筆、查著厚厚的新華字典、用剛學的音標,蹩腳的在行距之間標注著拼音。“礦”:k-u-a-n-g。標注后還會在k-u-ang,礦的再讀幾遍,加深記憶。
以前家里用的是黑白電視機,一到雷雨天氣,奶奶總是會要你把電視,還有一些電源都拔了,說是怕被雷劈到。你說,下雨天吧,又不給出去;死磕的學習也是不可能的了,唯有童話書,成了我消遣的良劑。
其實那會兒也沒咋的看電視,老式黑白電視機。別人家的至少也有十個頻道能播放,但是我家就只有一兩個頻道能播放,而且有時播放到一半就直接沒了聲音,還好字幕,但是得湊近看才能清楚。但我這還沒安心看幾分鐘,就在魔法少女櫻準備變身的時候,就“呲呲”的呈現出白屏狀態,那時候心里氣的啊,不過也是得心應手了。手很自然的搖了搖旁邊的電線,又可以呈現清晰的畫面了。你可能想象不到,一邊手扶電線,一邊湊著字幕看動畫片的我,有多滑稽。現在想想真是滿屏的回憶。
久而久之,覺得這樣特麻煩,索性有時候能看就看,沒得看就果斷放棄了。
我可能是在同齡層中接觸動畫片比較少的了,也許真是電視機局限了我對動畫片的想象吧。
在離家大概5分鐘的地方有家文具店。里面的書不算多,除了一些考試復習書,故事書更是寥寥無幾,《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印象中就這幾本了,基本也都被我翻爛了。
那時,一本童話書價格也就十來塊。但我依舊是沒錢買…有時對于溫飽都要考慮的人來說,花錢買一些課外書是件奢侈的事情。所以,那家文具店經常被我三天兩頭的光顧著,時不時的就滯留著看看書。但我有時也怕被店里老板說啊,那樣多沒面子。也不知道咋的,小小年紀就把面子這回事看得跟個金子似得。有時過去就總是帶著幾毛錢買個筆,順便看個書。其實應該是看個書,順便買支筆。
慢慢的等日子久了,有了個十來塊再來買走,可往往到那個時候,基本已經看得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內容了。
文具店的書有限,漸漸的這些都看完了。就開始接觸《聊齋志異》、《西游記》這類的,那時候看聊齋剛好有電視頻道在播放。要我想起來,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楊冪版的《聊齋志異之小倩》了。不知道是先迷上電視劇,還是先喜歡上書的,反正那會也看得比較沉迷。
但至今為止還是特別懷念小時候雷雨天氣看童話書的時候。畢竟童話世界里講述的大多都是很美好的一些事,也讓人很向往。就像白雪公主最后的美好結局,和惡毒皇后的下場那樣。壞人永遠不會有好下場,做壞事情的也是;好人呢,最后也都是被上天眷顧著。
兒童時期嘛,總是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認知。童話書在我孩提時代給的最大啟發就是人活著一定要善良還有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這些都是隨著時間在無意識狀態下形成的,也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受益匪淺。
但是,你現在還要我現在再去看那些童話書,我應該也是感受不到小時候看著的那種精彩與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