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養過一只小花貓,背部是灰黑色豹紋,腹部是白色的,它叫聲很好聽,取名喵喵
那是從一個瘋姐姐家里接出來的小小只,剛接回來時臭臭的,后來就干凈了,我愛不釋手,是我童年時最重要的玩伴和回憶
它很聰明和活潑,但極少惹事兒,倒是我打碎了花瓶怕被父母責罵,把罪名栽贓到它身上,害它挨了打我至今愧疚
冬天的時候冷冷的,我喜歡它睡在我旁邊,極其的暖,呼呼的勻稱的發出呼嚕聲,有時我動它一下叫它別呼嚕了,它便動一動聲音小了許多過一會兒又是呼嚕起來,就這樣我還是愛一直一直摟著它,軟到我心里的暖
它本領很強,經常給自己開小差,偶爾它會抓老鼠偷跑到一個地方吃掉,當看到它去碗里嗅一嗅走開了,那一定是它在外頭吃了好的回來的,瞇著眼睛舔許些口水就算一頓飯結束
我偶爾和它一起玩線團,有時候會瘋玩被它抓傷,但似乎它懂得輕重,不會用爪子用力的和我對抗,就是用它的小爪肚夾住我們搶的東西
我最愛看它洗澡的樣子,把自己身上各個部位都舔的干干凈凈,永遠是那么勤勞,我永遠都記得在那個小屋里,它在炕頭洗澡,爸爸在炕梢畫畫,陽光射進來的那個場面,無比的幸福溫暖
爸爸喜歡畫虎,小的時候我們家墻上都是他的作品,有人崇拜有人夸獎,但媽媽經常因窮畫家賺不的幾文錢而矛盾很多,生活些許艱難,大多都是媽媽一個人支撐,我想這只小喵對爸爸畫虎是有幫助的,爸爸偶爾仔細的觀察它,同是貓科動物必然有所啟發
我曾經多次覺得我繼承了爸爸的基因,想去學畫畫,或者說總是想完成些他沒有完成的心愿,但幾經波折現在快30歲我的生活卻和那位心中想的畫家毫不沾邊
再后來,父親去世我們被迫搬家,把貓兒帶到新處,它一直想跑到外面,一點也不近人恐懼的不行,結果我思考了一天,親手把它放到了門外,讓它去過它想要的生活吧,雖然那時我很需要它,我已經這么痛苦了,不要多加一個它
我每天趴在窗口盼著它會不會有一天回來,過了好久我們回到過舊處,到處尋也不見它身影,只是聽老鄰居說見到過它,有時會回來這里窗臺,房前屋后,我想象著它回“家”總是門窗緊鎖,不免愧疚許久
想起它,是很平常之事,會想到掉眼淚,但不曾對別人談起,偶爾寫寫隨筆似乎也不愿輕提起,而今因讀罷楊絳的《我們仨》有感甚念
在我心里,喵喵它好重要,常常懷念后覺得美好又夾雜悲痛,現在時隔15年 它或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間,不知它離開我的那些年會不會像我想它一樣想念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