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本人是一名周易小白,很純很正很純正的那種(虧自己還自幼就喜歡這些)。
今年已經32歲了,自打記事以來,就對宗教文化頗感興趣(難道是從小家就住在寺廟附近的緣故嗎?)。
上學時也曾翻閱過:易經啊、奇門遁甲啊、梅花易數啊、普門品啊、楞嚴咒啊、地藏經等等這些有關宗教文化的書籍,但最后我發現我只能聽聽別人說的那些精彩經歷了,因為我覺得這些書籍就像老人們常說的天書一樣,頓時那些印在我腦海里的什么諸葛亮、封神榜、西游記、以及兒時經常嚇我們的“九叔”更是羨慕嫉妒恨。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已經步入了社會。最初在國企工作,然后跟人搞工程,最后干個體,當然中間還做過許多其他的工作。于是又一個一轉眼,十年過去了!我經常問自己,十年過去了,你收獲到了什么?事業?婚姻?車?房?答案是:一無所獲。但這十幾年里,唯一跟隨我的,就是最初那份對宗教以及傳統文化的熱愛。
其實在我內心里我并沒有放棄,每當我尋求一份新的工作之前,我都會有意的打聽一下有關易經、學徒、宗教文化、風水、起名等一些關鍵字,看看有沒有師傅收徒弟的,但結果往往很失落,真的很失落。也許更多的是迷茫,迷茫自己也不小了,迷茫不知道要干些什么,迷茫的感覺自己這輩子已經廢了。但生活依然要繼續,就算不為了自己,也得掙錢讓我父母過上好日子。于是我就又行走在各大平臺找工作,心里還想找什么呢?找學徒吧,自己也不小了,反正什么也沒有,不怕從頭再來了,學點技術。自己也沒學歷,在沒點技術恐怕自己都難以生存,更別說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了。左一個機修學徒,右一個足療學徒,左一個電焊學徒,右一個美發學徒,就這樣迷茫的翻著,可就是這一個迷茫的舉動,差一點一口氣沒上來,眼前竟然出現了兩個字:易經
當時我才深有體會到了抖音里的那句: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是什么感覺,說顫抖我覺得都是輕的,用植物人的手形容我覺得更像。
激動過后,我撥通了老師的電話,電話里傳來了一種給人特慈祥,特溫柔,特有親和力的聲音。之后簡單的溝通了幾句我就去和老師見面了,當見到老師的那一刻,給我的感覺和電話里的一樣,那么慈祥,那么溫柔,那么親和(我老師是男的,男人的那種柔,哈哈)
經過一番對話后,老師決定讓我跟著學,每個月不但不跟我收學費,還給我工資,這樣好的老師上哪去找啊,這就是我的老師“宋翔畯”老師
這也是我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易緣”這兩個字來命名。
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有夢想,如果你有理想,就一定不要放棄,也許并不是你不夠優秀,也并不是你與夢想遙不可及。只要你堅持,所謂的“緣”也很快會來到你的身邊。
最后我想說的就是:有夢想,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