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個傻子,口齒不清,智力低下,衣衫不整,也許這就是他。他曾經是我們嘲諷的對象,長大后,我們再見此人,恐怕會為曾經的行為羞愧,會同情眼前的他。
同樣,每個人記憶中也有一個胖子,他也許是你童年的玩伴,也許是你和玩伴共同嘲諷的對象,“看他長得像豬八戒一樣。”
接下來,我要說一個關于胖子的故事,兩個胖子。
小明和小龍在同一個城鎮出生,從小皆是胖墩,唯一的區別是小明貧窮,小龍富有,小時候的貧富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家庭。
他們在一個中學就讀。
同學們曾背著小明議論“他家好吃的都讓他一個人吃光了,你看他妹妹多廋。”
小龍的胖在同學眼中卻是富態的胖,稱他營養豐富。
兩個胖子在中學時期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在外人眼中他們可謂“同病相憐”,當然胖還算不上是病。
時光荏苒,轉眼十年過去,中學同學聚會讓他們再次聚到一起。
聚會不算完整,有兩個未到,一個女同學在家坐月子,剛生完二胎,頭胎是女兒,婆婆非得讓她再生一個。還有一個男同學在印度打工,回不來。
再次相聚,無非是吃上一頓飯,談談個人當下的工作及家庭。富有幸福的多說幾句,貧窮落魄的旁聽為主,除此之外,旁聽之人就是和酒過不去,借酒消愁,不去理會闊人們的高談闊論。
兩個胖子依舊沒有大的改變,個子倒長高了不少。
小明剛在市里一處工地覓到了工作。
小龍剛大學畢業,經親戚介紹在省城一家銀行上班。
十年時間讓兩個無話不談的好友有點陌生,他們只是端著酒杯,禮貌性彼此寒暄問候。
其實并不是時間改變了他們,也不是地域相隔而致,真正令他們產生隔閡的還是話不投機。
本來以為彼此還是十年前的那樣,但交談下來,幾句言語就將二人隔開十萬八千里。
只有微笑寒暄,舉杯同飲,才能緩解這無言的尷尬。
小明內心自認自己一個小工,雖然穿著嶄新的工裝,但和小龍西裝革履相比,仍讓他相形見絀,自覺低人一等。
二人交談主要圍繞學生時代的趣事展開,但趣事畢竟就那么幾件,說來數去總有些乏味。二人靜坐無言,彼此將酒杯舉到半空才意識到對方存在,于是再次象征性碰撞一下酒杯后一飲而盡,恨不得早點離開這里。
好在人多,彼此聊上幾句,飯也到位酒也喝多,于是各自散去,相約十年之后再聚。
十年轉眼即到,這次聚會又缺少三人。一人去年出了車禍,兩人進了監獄,其中一個是偷盜,一個是貪污。
同學再次相聚,感慨頗多,深感世事無常,皆言當珍惜難得的友誼,為“一起同過窗”感到驕傲。
有人打趣,還有的“一起同過床呢”,那是住中學宿舍那會。
年齡漸長,歲月催人成熟,人也變得多愁善感,因此這次的聚會相對上次和諧許多,少了一些自我吹捧之人,彼此除了寒暄還有真心的關懷。
這次的聚會同學們都身材發福,普遍比上次胖了不少。
令人奇怪的是,以前班里的兩個“重量級”的胖子,都比之前明顯消瘦許多,似換了一人。
很快有人發現了這一異常,女人們更加積極上前請教減肥秘方。
和十年前相比,小明臉上多了幾道皺紋,皮膚也變黑了不少,他自嘲道“讓你在工地干上十年,你也能變得像我一樣苗條。”
小龍則保養的不錯,豎著大背頭,笑稱當今不僅以瘦為美,最主要瘦下來才能健康,所以自己堅持健身減肥,花了不少錢才瘦到今天這樣。笑稱“只要你舍得花錢,加上堅持,都能瘦下來。”
同學們笑他工作清閑,連流汗機會都不多,還得花錢減肥,真是幸福的煩惱。
聚會氛圍歡樂和諧,俱感嘆聚一次少一次,見一面少一面。大家一致決定,下次改為五年一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