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忙,卻買不起一平米房
嗨,今天你下班了么?
在現實中,即使離開公司也可能會被無休止的郵件、微信和待辦事項包圍,科技可以讓你7X24小時工作,但無法教會你如何每天不睡覺...
為什么有些人即使一周工作100小時卻還能擁有自己的精彩生活,但有的人卻因為工作而把生活過成一團糟,時不時的就要撒一把雞血繼續加班?
?
我的觀點是,你加的班不一定要讓你的錢包填滿,但一定要讓你未來不用再加那么多的班。
?
雖然人人都加班,但在這其中有的人是真的在“瞎忙”,一年到頭忙到死,年終看看銀行卡卻仍然買不了1平方米房子
?
這可能因為隔壁王姓同事,正在用彈幕的速度完成你龜速完成的工作,享受著被績效獎金淹沒的快樂。
?
而“瞎忙”的你只會在項目超期前,看著日歷哭訴“時間都去哪兒了~”。
同樣都在職場,為什么有的人能1年買1套房,有的人卻1年買不起1平方米?答案就在工作效率。
?
一、高效的人最愛自己,瞎忙的人永遠優先他人
一個樂于助人、人人都喜歡的熱情同事和一個永遠只關注自己工作的冷血同事,你覺得哪個人會先升職?
?
雖然我們都喜愛第一個人,但答案其實是第二個。他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是因為知道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務他人。聽起來有些自私,但事實上,這是件好事兒!
?
瞎忙的人一般都是好好先生,總是會把他人優先于自己。的確很無私,但并不長久。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幫別人之后做不好自己的事反而會拖累整個團隊。
?
Tips: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個多面手,集中注意力更重要
?
我們在多線程工作時,其實只是把做這些任務的時間碎片化了。當需要真正集中精力投入一件事時,你至少需要20分鐘左右進入狀態,沒有足夠的時間緩沖時,你雖然看著電腦,接著電話,但心可能早就已經飛到西伯利亞了。
二、高效的人注重結果,裝忙的人在乎表象
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中夠高效,那他的目的一定是要高質量的結果。
?
如果不能馬上出成果,他們就會放慢腳步,調整策略。因為工作成績就像股價一樣時常波動,在低迷時做足準備,才能在機遇來臨時大爆發。
?
如果一個人的目標只是想看起來很忙,那他只需在日程表里排滿瑣碎的工作。
?
不在乎結果只在乎無事可做時缺乏的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源于他們并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越忙,就越重要。所以,他們永遠都很忙,即使是淡季也是如此。
?
Tips:忙可以但不要“瞎忙——記住“一入一出”原則?
一旦你買來新的東西,就把舊的東西丟了或者捐了。比方說你買了一件新襯衫,就應該扔掉一件舊的。如果有一天你感覺自己擁有了太多的東西、感覺到了壓力,那你或許可以試試“一進一出”,嘗試“輕生活”吧。
三、高效的人會剎車,瞎忙的人只會撞車
知道如何投入工作不難,知道合理分配每項工作所需的精力才重要!
?
高效工作者總會提醒自己停下。在需要的時候,他們會全力以赴,百分百地投入工作。提高效率才是王道,過度投入時間是不能持久的。
?
但在瞎忙狀態的人,工作永遠不會停止。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將工作按重要度和緊迫度排序,所以任何事都很重要,任何事都不能100%做好。
?
Tips:工作都重要,但總要有先后
·重要且緊急的:立即搞定
·重要且不緊急的:分解任務、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完成
·不重要但緊急的:能不做就不做,尋找他人分擔
·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你懂得!?
四、高效的人時間屬于自己,瞎忙的人被工作趕著走
?
高效工作者主動支配自己的時間和工作。他們將最重要的工作放在首位,之后一些臨時的事情可安排在剩余的工作時間,并不會因瑣事打破自己的計劃。
?
瞎忙的人則很被動,會費大量的時間回郵件、處理計劃外的事兒。當所有的瑣事處理完后,才開始干最重要的活兒。
?
Tips:上班第一件事,先把收件箱里擾人的未讀郵件清零——郵件4D處理原則
在讀每一封郵件時就判斷應該如何處理,不要讓它在你接下來做事的時候影響你。如果郵件里的事你需要去做,要不就趕快去做,要不就把它加入計劃單,然后把郵件歸檔或刪除,每封郵件都只有這四種情況:
·或刪除(Delete)
·或行動(Do)
·或委任他人(Delegate)
·或暫時擱置(De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