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村草
周天,自駕去南部山區。
想來是連續工作一周之后去放松一下,去看青山、綠水、美女,吃個農家樂,豈不快哉?
地圖搜索“南部山區”,一路跟著導航出發,去了。
沿著經十東路往東,過了邢村立交看到路口通往旅游路的方向往北拐,然后沿著省道一直往前走。
本想著是找一個河邊的小涼亭,能去河里玩耍一下,能捉個小魚小蝦回來。
可是沿著地圖走,差點又到了大山深處……
無奈,重新沿著山間小路一路往前走,看到了錦繡川水庫。
真大。
可是下車又感覺外面實在太熱,盡管水庫周邊綠樹成蔭、知了、鳥叫聲不絕于耳,但是沒有空調的室外環境還是炙熱難耐。
可是畢竟來了,能找個地方脫了鞋子把雙腳放在水里涼一下,感覺也是極好吧?
轉了一圈,周圍全被用護欄攔起來了,護欄上寫著醒目的幾個大字:禁止垂釣、禁止游泳!
不過,水庫上游依然能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在里面游泳,還穿著救生圈。
原來比我喜歡水的人有這么多,哈哈。
轉了一圈下來,已經是中午12點要準備吃飯了。
心想:去哪吃飯呢?
周邊的農家樂太多了,一路過來,剛出濟南開始,馬路兩邊就是農家樂,尤其是到了西營鎮,滿大街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農家樂。
山上的、山下的、燉雞的、燒烤的、火鍋的……
吃什么呢?終于尋了一個地方,在路邊的山上,半山腰,特色就是燉雞,廚房的外面是用柴火燒的火爐,一看人還不少,就去吃這個吧。
雞肉的做法,各種各樣、各具特色。
但是最為讓我懷念的,還是高中時我哥請客吃飯在萊蕪老家吃的干煸雞。
怎么做呢?
把雞肉切成小塊,先用高湯煮,把雞肉煮熟、料入味。
等雞肉熟了之后撈出瀝干,另取一只鍋倒油(油要多放),把瀝干水分之后的雞塊放入熱油中炸,在炸的過程中不斷用笊(zhao)籬(li)來回翻炒,等雞肉的顏色炸至淺黃時,雞塊撈出,瀝油。
這時,油鍋中的油倒出,鍋底留油,放入切好的姜片、紅辣椒段與花椒,等炸出辣椒與姜片的香味之后,炸好瀝油之后的雞塊放入,大火翻炒、出鍋。
這樣炒出來的雞肉,勁道、外酥里嫩、特別好吃,如果手藝好,骨頭跟姜片都能吃,那感覺特爽~
就吃過那一會,以后再也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雞肉。
于是就讓老板給做了一份這樣的干煸雞,也算是圓了多年來的一個小心愿。
可是真正做好端上來,嘗了一口就開始后悔了:如果是燉雞還能喝口雞湯,干煸雞咋沒有以前的那種味道了?
“非調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
最終,還是解決了大部分,把沒吃完的帶了回來。
路邊經常能看到農村的老婦在路邊擺攤,買的東西都是自家種的,有桃子、剛下來的蘋果、大肚子的黃瓜、剛摘下來的南瓜……
本來以為會很貴,專門在路邊坑城里人的。但是一問才知道,比城里菜市場賣的還便宜,都是自己家種了吃不完,拿到路邊來賣的,能賣一些是一些。
用老太的話說“賣個十塊八塊的就能買幾包鹽吃呢”,于是忍不住買了幾斤桃子與蘋果,回家洗了一嘗,其實比不上市場上賣的好吃。
只是圖個新鮮罷了。
說沒打農藥,誰信呢!
中午農家樂籠子里面的大紅公雞,稱重時我看過了,把手伸進去照著雞翅膀就能提出來,明眼人打眼就能看出來肯定不是散養的。
散養的雞想捉住它們可不是那么容易,沒有一番周折很難捉住。所以就算是山區里面的農家樂銷售的那種雞肉也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散養雞,很有可能是從養雞場批發過來,放在籠子里面充門面的。
真正散養的公雞價格其實貴的離譜,我媽過年時從集市上買的活雞價格都比我們吃的這個單價價格高。
所以,也不要指望去農家樂就能吃到什么好東西,原材料絕大多數還是從菜市場批發的。
都是這樣。
有沒有聽說過,雪野湖邊的魚頭店賣的魚也是從其他水庫邊上買的?
說多了,周末出門,只不過是圖個放松罷了。
濟南周邊,真正能讓市民放松、休閑的地方,還是太少了。
現在每到周末,大批的濟南人會往城外走,或往北去黃河邊,或往南去南部山區,或往東到章丘,再往東到雪野,所以每到周末的早晨與傍晚,出城與進程的車子比上班日還堵。
現在隨著高鐵的建設,周末兩天的旅游半徑可以輻射到青島、天津、西安,甚至是北京。
早晨一早高鐵出發,到青島的時間才2個多小時。
炎熱的夏天,早晨迎著朝陽坐高鐵出發、到青島下車后去海邊玩一陣才到吃午飯的時候。
中午在海邊吃一頓海鮮燒烤,下午可以繼續找地方游玩,晚上喝上幾杯青島扎啤,微醺著去海邊吹吹海風、撿個貝殼,困了回酒店休息。第二天還能找二三好友一同小聚,晚飯結束之后坐高鐵回濟南,到家后休息,正好~
這就是現在打造的半島2小時生活圈,大批的高干精英在結束一周的緊張工作之后,利用周末外出旅游,這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試想,隨著技術的發展,高鐵技術的越來越成熟,這樣普遍的國內游,離我們還很遠嗎?
到那時候,生活中缺的將不再是樂趣,而是說走就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