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親節那天,我開始正式提筆寫字,作為送給自己的第一個母親節的禮物,至今兩個月。第一篇文章《寫寫寫,一個全職媽媽和自己的博弈 - 簡書》的文末是這樣寫的:
“于是,在報名插花課之后,我決定,開始寫作。不談賺錢不為謀生,只是用來寄托瑣碎生活的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烏托邦。這里,會是我生活很小的一個部分,不問深刻不問數量,只求悅己愉人。我希望能享受每一次書寫的過程,從中愉悅自己,不斷矯正生活航向。更希望,這是對三分鐘熱情魔怔挑戰的一次嘗試。以此為契機,鍛煉自己的耐力和專注力。這是和自己的一場博弈,也是取悅自己的一個邀約。我的寫作頻率不高,大概一個星期一次,希望你看到我的堅持。所以,謝謝你的關注。”
好,首先謝謝每一個關注我的朋友,現在來說說這場博弈目前的狀況:盡管還依然只能做到周更,但我堅持下來了。原定的一周一更,現在幾乎做到了一周二更。在堅持寫作的過程里看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并不斷矯正著正在前行的航向,這場兩個月前和自己的博弈,目前看來,我沒輸。
寫作的初衷——為全職媽媽的身份找一個瑣碎生活之上、精神寄托的【烏托邦】。
兩個月后,生活還是過去那樣在繼續,小哆啦開始學站立了,我每天還是要喝咖啡奶茶,依然有一搭沒一搭的曬恩愛,一日三餐一張床,小日子依然還是過去那樣,并沒有因為我寫作而有太大變化。
寫作只是我生活里很小的一個部分,
我偶爾經停這里,給你講自己的故事,不問深刻、不求數量的存在著,
你路過我,和我共度這段小時光,我有些快樂,你也有些快樂,
我們互相陪伴,并有所收獲,
而后揮手告別,去過好彼此真實的人生,并期待下一次的相逢,
這樣就足夠美好。
2.
自媒體盛行之下,很多人開始寫作,有的人想因此賺錢,有的人想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有的人想出書,有的人只是記錄生活,有的人想尋找存在感,比如我。
所以一開始我就說過,不談賺錢、不為謀生,真的不是標榜。其實我經常都會想將來該如何實現經濟獨立,但真的從來沒想過自說自話的寫作除了悅己愉人還能有什么功利性回報?
所以每當被問及收到多少打賞的時候,我都不知如何回答,因為僅僅回答一個數額好像辜負了這份堅持。但是此刻,我還是特地去查看了下‘累計贊賞’,收到贊賞共計1454.9元,不用懷疑,大頭都是爹娘和老公愛的鼓勵,無論寫的好不好他們都贊贊贊,去整留零頭才是外部世界真實的贊賞。所以,應該沒有幾個寫作者試圖靠這個功能來賺錢吧?
該怎么說呢,我收到的每一份‘贊賞’和你在搶的每一個‘紅包’,金額上并不會有多大差異,本質的區別就在于每一份點給我的‘贊賞’,無論是一塊錢、還是兩百塊錢,對我而言,都和文末的每一個評論,讀者分享給我的每一個故事一樣,具備同等分量的力量,支撐著我繼續寫下去。
寫作這件事本身,純粹是憑著喜愛在自娛自樂的堅持著。但因為這件事,我的確開始賺錢了。接了一個合作一年的產品文案兼職,2.4W,工作量不大,沒有時限要求,我在家里寫好就可以,帶孩子的間隙里就可以完成,彼此都是一種寬容隨和的心態,做起來很愉快。除此之外,還接了一份文案策劃工作,公益性質為主,有盈利大家分一分,沒盈利大家樂一樂。還在一個攝影組織內分擔一點文案工作,邊幫著寫活動文案邊跟著大家學攝影,看起來很忙碌,但其實我非常享受這樣的充實。
就收入而言,現在剛畢業的實習生都遠高于我現在,但,請容許我,小小的驕傲下。我——自懷孕至今兩年沒拿過薪水、曾無數次懷疑自我價值的全職媽媽,在不耽誤奶娃、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困于朝九晚五的情況下,僅憑內心熱愛的一件事而開始賺錢,盡管不多。
但這難道不比賺多少錢這件事本身更有意義嗎?
3.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焦心愁思于孩子長大以后,經歷幾年的空白期我該以怎樣一種身份回到職場,又或是自謀出路?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無數次,卻從來沒有好好回答自己。
但沒想到,最后竟然是通過這樣一場與自己長達兩個月的對話,漸漸撥開迷霧,看到了出口所在的方向,雖然,還是朦朦朧朧,但越往前走,越覺得視線開闊——如果做喜歡的事能夠賺錢,那就好好做下去,在做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嘗試其他的可能性。
人生總有困境,困在其中惴惴不安而又胡思亂想只會越來越被束縛,越來越消沉和無所謂,無論多么微小的步伐,走出去才能看到路在哪里,嘗試著在困境中為自己掰開一道通往外部世界的夾縫,無論多么細小,都能漸漸看到豁然開朗的世界。
在簡書更新文章,與天南海北的讀者們互動分享是我最原始的樂趣之一,寫到第四篇便出現了爆文《你茍且生活才茍且,你詩意生活就是遠方。 - 簡書》,《【我們】在路上,在廬山,不看泉不爬山 - 簡書》繼而被選入日報,之后幾篇文章都被編輯推薦至首頁熱門,越來越多的人給我私信留言各種鼓勵和分享他們的故事。
一開始我甚至沒信心兩個月之后我還在不在寫,但真的著手去做一件心底里喜歡到可以不計回報的事情時,背后就像有一股助力,不斷推著向前,于是,越寫越快樂。看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嗎?里面說,當你真正做忠于天命的事,全宇宙都會幫你。
所以,當你覺得空虛噬心的時候,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堅持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本身。可以練瑜伽,可以學書法,可以學攝影,也可以寫文字。
做這些事并不會產生多大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能量,
但你卻會發現,在堅持的過程中,
胡思亂想的時間都被這些小事填滿了,
避免了因為空虛而產生的很多負面情緒,
于是在充實中體會到快樂,是實心的快樂,
這就足夠了。
4.
也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刷朋友圈越來越新鮮有趣了。要說額外的收獲,就是原本我寫著陪伴自己的文字,卻不經意一路走來一路看,遇到了更多有趣的靈魂,看到了更多新鮮的生活,在別人的生活和風景里探索自己可能更好的人生。
熱愛美食,就會遇到形色有趣的食客,然后你發現,她不僅愛吃,還會做,她還是雜志美編,她介紹更多有趣而又志同道合的朋友給你。喜愛攝影,你就會遇到追逐風景而生的專業拍客,可他原來是個程序猿,他有一個愛寫文字的妻子。熱衷運動,于是你會遇到愛跑步的徒步客,而他原來是個心理咨詢師,每當你愁腸百結時都能得到及時疏導……
這個時代最好的就是,我們不再受限于生活圈,
專注去做一件小事,無論多么毫不起眼,
只要堅持下去,這件小事就會成為你的LOGO,
吸引著在這個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生活著的志同道合的人,
這些未知的人和事,說不定在哪一天像一顆種子一樣破殼而出,
帶給你嶄新的機遇,于是,人生充滿無數未知的可能性。
5.
除了這些,還收獲了什么?
更敏銳的觀察力,對很多平常的人和事有了更深刻的關注和反思;
更效率的時間概念,學會了利用碎片時間,化零為整;
更健康的心態,因為寫文的輸出,于是有了讀書的輸入,每一次輸入都是對自我認知的一次更迭換代,心清眼明;
更深刻的自我認知,原來除了文字,我喜愛并愿意付出時間的還有很多,攝影,心理學,如果能將這三者融合,最好不過;
我比過去更喜歡自己。有些感覺,無法量化,卻又質變,我還在路上。
6.
很多寫作者其實都是朝九晚五的職場人,他們在應對白天繁復的工作之后還能堅持做到日更。
比如簡書的楊小米,每天都寫作,以職場心得和生活干貨為主,文采雖然平平但重在對讀者有益,短短幾個月積累了眾多粉絲,我是其一。她現在的文案價格是一篇2000起,而她本職工作薪水本身就很高,賺錢似乎毫不費力。但是她每天凌晨兩點睡,早晨六點起。
有一句話是: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而臣妾做不到啊,平生最怕最怕被命令“你要努力哦!”,我討厭拼命的感覺,我喜歡隨意和自由無拘束。我生活著最本質的欲求,就是享受快樂。就像我永遠無法從跑步中感到快樂一樣,我也無法從持續的忙碌狀態里獲得愉悅。
所以,我我永遠都成為不了楊小米。
我永遠都成為不了那種最虔誠的努力者,我沒辦法熬夜學習熬夜寫文案,每次我答應接文案前首先都會問一句“有沒有急件,我不接急件,因為我要帶孩子”。
只有自己的生活才是真實的,精神烏托邦只能是生活的調味劑,而成不了主旋律,這一點,我有著無比堅定的原則和執拗。
我只能在給小哆啦做輔食、抱著她親親、陪著她咿咿呀呀的時間碎片中持續而又堅定的繼續著,我也要看泡沫劇,我不能落下每一期的《極限挑戰》,要拉著劉先生繼續曬恩愛,還想學拍照……而且,我必須睡的夠夠的,所以,堅持是我給自己的承諾,而快樂的堅持著,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專注。
以前總愛高談闊論‘夢想’,有‘夢想’的日子其實都是一夢三四年,一想過一生。現在才明白,只有小盆友才會有那么多虛無縹緲的大夢想,大人們只有對每一件小事的快樂堅持。
在這份初衷是給自己擁抱和陪伴的小堅持,我希望是快樂的,回歸到我最舒適的方式,因為有感悟而去寫,因為有故事而分享,然后遇到更多有趣的人,聽到更多美好的故事,我和你們一起,彼此分享,彼此汲取,彼此變成了更好的人,這就是我做這件小事,最大的意義。
走走停停的兩個月,因為對一件小事的充滿快樂的堅持著,生活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心境也寬闊明朗。如果堅持一年,兩年呢?前路漫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世間只有一個通往理想生活的途徑:
惟有內心熾熱而濃烈的喜愛,匍匐于真實生活之上,
才能快樂又堅定的到達彼岸,
我們都不要做苦行僧,
我也篤信,這些任何成功學里都不太會提及的瑣碎小事,
能讓我們成為我們理想的那個人,
我們不需要多么強大,不需要多么耀眼,
我們只要快樂的充實的活著,
就絕不遜色于這個星球之上,
任何一個我們曾羨慕過的人生。
未來,不知道還會遇見怎樣有趣的人和事,愿你們看到我的堅持,愿我的每一次分享,都不負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