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加疫情的原因,我們的咨詢中斷了一段時間。再開始的這一次咨詢,這個20歲大三女生的變化讓我如此驚艷。
這個學期結束,她就休學一年了。休學初期,安定醫院診斷為抑郁癥,服藥至今。在服藥的同時,開始預約我的心理咨詢。于約兩個月前開始減藥,目前藥已減半。減藥過程中,情緒狀態穩定。
中斷幾個月后,新開始的咨詢中,她告訴我說,感覺自己好了。
孩子的母親也告訴我說,感覺孩子好多了:孩子愿意和爸爸媽媽交流了;可以出門也愿意出門了;媽媽打掃房間時,允許媽媽拉開窗簾了;可以安靜的看書了......
今天的她,利落的短發,深藍色T恤,及膝短褲,球鞋,是她一貫的男孩子裝扮,可是今天的狀態與之前來時相比,多了自在和活力。
我問她,你感覺自己是如何發生的這些改變呢?
她說,自己之前那么在意的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要求,疫情期間,在感受到自己的親人有可能隨時會因為疫情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自己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知道了對自己來說,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漫長的隔離期,也讓自己具有了屏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認識和看法的能力;自己可以安靜的讀書了,這讓自己覺得自己在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自己的時間沒有浪費……
而這些,讓自己更貼近真實的自己,讓自己感到踏實、安全、舒服、自在.....
正是這段時間自己的這些感受,讓自己覺得自己好了。
這個男孩子的性格和打扮的大學女生,同樣具有女孩子的細膩敏感和善良。
猶記得春節前最后一次咨詢中,邀請她的父親進入家庭咨詢的過程:
生活中水火不容的父女,在那一次家庭咨詢設置中,彼此看到了改善相處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對父親失望、憤怒、抗拒的女兒,在那次咨詢中,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愛,也看到了之前自己不了解的父親的另一面;
父親也感受到了女兒對自己的需要,女兒這次生病休學事件中作為父親對女兒的影響以及女兒對于父女關系的重視。
心理咨詢過程中,來訪會有一個逐步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是量變到質變,也可能是頓悟或者豁然開朗。在這個年輕的來訪身上,我看到了她的靈秀和聰慧以及極強的自我成長能力。每一次咨詢后的不同,以及一段咨詢后她的變化,就像她自己說的,20歲這年,自己經歷的一切:疾病、學業、疫情、個人情感、親情、友情……這些給了自己成長的機會。在這樣的機會中,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同了;自己和父母相處的模式改善了;自己以往糾結的困境自己有勇氣面對了;感覺自己有能力面對解決發生的事情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更懂得珍惜了:珍惜親情、珍惜時間、也珍惜自己。自己感到自己變得更好了......
“自己感覺自己變的更好了”,還有比這種感覺感覺更好的東西嗎?!
特別為她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