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赫·斯賓塞
幾乎是從我們一生下來,祖母就不斷發現我父親和我身上的許多特別之處,并總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飾的贊賞的口氣說出來。比如:“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樣東西總是目不轉睛。”“看看,我們的孩子,他精力多好,總是手腳不停。”“他天生愛干凈,只要有一點兒沒洗干凈,他就會哭。”“哎呀,這孩子哭起來像打雷一樣,太神奇了。”幾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現(當然,這是我后來才知道的),我的祖母也會本能地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非凡的稟賦。由于她的這種贊美完全出于本能和愛(也許在她看來,自己的孩子真是這樣),所以這種稱贊本身就毫無夸張和掩飾,讓孩子真的以為自己一定是出色的。
無獨有偶,我的母親也是這樣一個人。她常常會說:“看看,這個孩子,手腳不停,像在紡線一樣。”“這孩子真不簡單啊,吃這樣苦的藥他居然一聲不吭。”“哎呀!這孩子力氣真大呀,這么重的東西他居然拿得起來。”結果,這種暗示完全被孩子接受了,他真的表現很出色。
當然,她們的另一個特點也同樣一致,那就是對于孩子不道德的行為,她們會發大發雷霆,會結結實實地把犯錯的孩子痛打一頓。也許是她們從根本上給予了孩子過高的暗示,有時這種痛打不但不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反而會使他更堅強。
后來我才發現,這類女性極具教育天賦。她們幾乎是本能地把一種積極的暗示,不斷地、自然地傳遞給孩子,同時又不失威嚴。事實上,據我所觀察到的情況來看,他們的孩子后來都無一例外地具有一些優秀的、突出的品質,即使他們失敗了,也會很快爬起來,重新開始。
相反,我也常常看到或聽到過另一種暗示,那是來自父親或母親的、對孩子消極而有害的暗示。他們常常會語氣低沉地說:“我的孩子的確要笨一些。”“我的孩子怎么能和你的孩子相比呢?”“唉,笨點就笨點吧,這是他的命!”聽聽吧,世界上沒有任何話比這更讓孩子傷心的了(連命運都給孩子斷定了),特別是這種話是從他的父親或母親口里說出的時候。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他們的孩子有的過早地失去了自信心,有的則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叛逆和對環境的仇視情緒,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才能體會到自己身體上的力量——盡管它曾遭到否定。